黑麦草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对芘污染的响应开题报告

 2022-01-29 18:54: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随着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从局部蔓延到区域,从城市、城郊延伸到乡村,从单一污染扩展到复合污染,呈现出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叠加排放,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复合/交互作用的态势。

主要河流、湖泊及近海海域受到污染,局部地区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约有1/5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群健康。

与重金属污染相比,环境有机物污染更广泛、更复杂(朱利中,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探究pahs在芘污染条件下,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对芘的降解效能。

研究内容:(1)资料收集:近年来pahs的研究进展,以及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对其污染的研究进展。

(2)实验过程:以pahs中的代表性物质芘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芘对内生细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及不同细菌种属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查阅近年来pahs的研究进展,以及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对其污染的研究进展。

(2)通过做实验以芘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芘对内生细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及不同细菌种属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

(3)通过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对芘污染的响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1) 本项目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是微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内容交叉。

(2) 研究了芘对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影响及内生细菌不同种属对芘的降解效率。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4年12月:搜集整理和阅读各类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在多环芳烃、内生细菌等方面的知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进行个别步骤的预实验。

2014年23月:撰写开题报告,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改进。

2014年34月:(1)黑麦草水培(2)黑麦草生物量测定(3)植物样品中芘的提取和测定(4)植物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5)植物内生细菌的菌种鉴定及对芘的降解效能测定(6)根据测定数据分析芘对内生细菌的种群数量影响及对不同细菌种 属的影响2014年5月上旬: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