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制备与转化的实验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22-05-09 23:39:4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是人教版必修化学1的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制备实验。在课堂中按照教材所示步骤做出的实验现象无法准确观察到白色沉淀,而是灰绿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红色是氢氧化铁沉淀,导致学生靠知识点记忆法学习氢氧化亚铁性质,无法达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及启发性。

氢氧化亚铁性质不稳定,遇氧易被氧化物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实验中所用到的试剂与仪器,以及操作的不当都有可能在反应物中混溶氧气,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课,对于教学实验更需严谨对待,以免误导学生。

目前国内的研究人员对本实验多出了多点改进。其中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有:煮沸法、有机层液封法、保护气法或者电解法等创新的实验改进办法都在课堂中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也有教师通过改进实验装置也有所收效。但是作为一节课中的展示实验展示部分,本实验的作用是为教学引导而服务的,过于繁复的步骤或原理不仅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可能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

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影响,从溶度积的概念出发,探究反氢氧化钠反应的最佳浓度。

研究意义:

通过定量的方法找出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增加氢氧化亚铁制备的课堂实验效果,解决学生对物质颜色变化的疑虑,加深课堂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最佳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2. 实验试剂的处理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利用溶度积原理,定量研究反应条件,获得白色胶状的氢氧化亚铁。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张婉佳,董洪霞,黄监民.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理论探讨及实验研究 [J]. 化学世界, 2014,( 8): 486~471.

[2] 杨晓东.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再探究 [J].化学教学, 2015,( 2): 56~58.[3]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下册(第四 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70-778.[4] 姜言霞,阮宝玲,毕华林,李晓林. 适合中学课堂教学的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方案的研究 [J]. 化学教育, 2014,( 23): 47~49.[5] 徐建飞,张平,杜淑贤. 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方案再探究 [J]. 化学教学, 2015,( 7): 54~56.[6]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M]. 北 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3.

[7] 邹灵,刘晓玲. 正交实验法探究课堂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最佳条件 [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4): 22~23.

[8] 贝伟浩. 正交实验法探究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最佳实验条件 [J]. 中学教学参考,2015,(224):102~10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1学期17-19周(2022-1224~2022-1-4):与指导老师见面,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

(2)2022-2022-2学期第1周~第2周(2022-2-25~2022-3-8):接受任务书,查阅文献资料。

(3)第3周(2022-3-11~2022-3-15): 制定实验计划,完成开题报告,翻译英文文献准备实验仪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