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8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松科松属乔木。
我国马尾松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秦岭和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各地,生长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为极端阳性树种。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干燥、瘠薄,适应酸性土壤,材质致密,多油脂,能耐久。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郝琦等人经过对拟南芥ABA受体PYL蛋白一系列结构的解析和系统的生化分析,解决了PYL与ABA的结合及对下游信号通路调节的机制。
同时对PYL家族蛋白进行分类,为解释拟南芥中PYL的冗余和复杂的调控机制提供帮助,为设计ABA功能类似物提供指导。
蔚静玲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将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ABA受体基因PtPYRLI和PtPYRL5转入其中,并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植株。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马尾松总RNA的提取与cDNA第一链的合成使用RNAprep Pure多酚多糖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对60 d马尾松幼苗进行总RNA提取,并去除RNA中的蛋白质、多糖和DNA等杂质。
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的0D260/280和0D260/230,比值在2.0左右,所提取的RNA具有较好的质量与浓度,可用作后续实验的初始模板。
以Oligo(dT)18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方法按照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说明书。
4. 研究创新点
ABA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关系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
目前针对ABA受体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和结构生物学上,针对有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的乔木的研究很少。
马尾松在中国作为针叶树分布面积最广、用途广泛的树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马尾松的遗传改良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各地相继选择优树,并建立了种子园。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