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储藏期霉菌生长规律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05 14:25:20

全文总字数:23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于各种食物的要求不仅是吃饱,而是如何能吃好,因此我们对大米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作为大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在加大大米生产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技术性浪费,由于碾米技术的缺失,追求精白大米,加上储藏粮库的不合理,造成每年有15%-16%的大米损失,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大米的营养品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大米本身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并且大米还能为人体提供大量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铜、锰等[1-2]。为了更好的保证大米食用品质,寻找新型纳米包装袋储藏大米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纳米Ag/TiO2包装袋储藏大米品质的变化规律,确分析大米劣变趋势,找到最适宜的包装,对大米加工业和运销业对大米的安全储藏提供指导性建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高温高湿环境下,对采用普通包装袋和纳米ag/tio2包装袋贮藏的两种大米展开研究。验证出抗菌包装袋是否比普通包装袋更能延长储藏期,保持大米的色、香、味等品质。

拟解决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大米储藏过程中霉菌研究现状

大米存放储藏的过程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容易产生微生物。大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仅消耗大米中的成分,而且破坏大米的组织和结构,甚至会产生一些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的毒素[3], 因此,检测和控制大米中微生物的活性对保证大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是很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带菌量作为衡量大米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带菌量的检测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是以分离纯化培养为基础的,在微生物细胞水平上从形态特征、生化反应等方面鉴别微生物。

2、国内外大米储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研究计划

9108号大米和2600号大米分别用抗菌包装袋和普通包装袋塑封储藏在28℃,90%湿度的储藏箱中,每隔一段时间取一次样测量的各类指标,包括霉菌菌落总数、脂肪酸、水分含量、还原糖、质构、rva等。通过比较两种包装大米的各种理化性质变化情况,研究抗菌材料对大米存储中品质变化的影响。45天左右就可以使大米达到存放1年的效果。

研究进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