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储存品质近红外检测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05 15:48: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简单,快速而准确的预测食品中很多组分,比如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质等。

对水稻品质分析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育种者可根据直链淀粉和蛋白质数据进行水稻育种,而稻米加工企业可进行品质管理,品质分析和大米贸易检测。

21世纪以来,随着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家研制出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及其检测仪器,并广泛应用于粮食,油料,食品,医药等生产与检疫部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和稻谷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2图谱的搜集和处理工作;3建立数学模型,探讨相关关系。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化学值的准确测定和对应图谱的扫描工作;2.稻谷品质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 3.选择合适的回归统计方法,衡量回归方程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等研究。

写作提纲:1.绪论1.1前言1.2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意义,特点,应用等1.3稻谷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本文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2.1研究材料2.2实验设备2.3研究方法3.数据处理4.实验结果分析5.实验问题分析与讨论6.小结7.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红外光谱 (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物理测试。

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非破坏性、绿色环保、多指标同时测定等优点。

目前,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小麦、大麦、玉米、稻米、油料作物等的蛋白质、水分、油、脂肪、纤维等成分的分析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0.1-2022.11.15:开题报告,确定实验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实验准备。

2022.11.15-2022.11.25:进行预实验。

2022.11.25-2022.12.30:按照实验步骤,参照对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正式的实验,测定实验需要的化学指标及图谱搜集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石春海,张小明,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分析稻米 3 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研究2003,29(5):688-692[2] 朱苏文,何瑰,李展,玉米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200722(3):144-145[3] 金华丽,许春红,李漫男,王晓君,徐泽林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小麦籽粒淀粉含量2011,32(6):25-26[4]陈玉维,陈松,孙鹏章,近红外线光谱法在谷物品质分析中应用简介1996:21-24[5]谢新华 ,稻米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预测研究[6]张广军 ,近红外透射式谷物蛋白质含量在线监测系统2001,28(2)20-21[7]柴玉华,张长利,谭克竹,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检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研究2005,28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