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肪酸组成分析的油脂掺伪检测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06 22:34: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食用油脂既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其品质和安全性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食用油市场较为混乱,各种掺伪现象层出不穷,其掺伪种类和方式多变且复杂,使得油脂掺伪检验已成为油脂安全监控领域的一项技术性难题,亟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方法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保障食品安全,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基于各种油脂中特异脂肪酸含量不同,脂肪酸组成不同,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常见食用油互混进行气相分析,鉴别油脂的掺伪检测,灵敏度高,简单易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完成油脂样品收集,进行样品主要品质参数评估与统计

2把不同产地厂家的同种油脂归类,用abcd等标记。如a是葵花籽油,b是玉米油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色谱技术:色谱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比对掺伪植物油和纯种食用油中主要成分如脂肪酸、甘油三脂以及些特征性成分如甾醇、胆固醇等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进行掺伪定性鉴别和掺伪量的定量分析。

1.气相色谱法作为脂肪酸分析的国标方法,是食用油掺伪鉴定最为常用方法之一。hajimahmoodi等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游离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以确定混合油 中棉籽油、橄榄油、大豆油、 葵花籽油百分比含量的方法,相对标准误差以下.miloudi等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菜油甾醇的含量以确定摩洛哥坚果油的纯度。国 内主要针对芝麻油的掺伪进行研究。此外,兰庆丰等提出了一种由计算机模拟与气相色谱脂肪酸分析法结合组成一套食用油掺假分析系统,该系统对掺假20%以上的油样能做出可靠的判断,定量误差在10%以内。张宏荣经气相色谱法分析亚麻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能较准确地测定花生油中掺伪大豆油(0%-5%)的量,并且可消除原料来源对结果的影响。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性能高,稳定性好,在食用油掺伪中有一定的应用。marikkar等采用液相色谱偶联多元数据分析甘油三酯的组成变化,以检测植物油中猪油的掺杂程度。李沂光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样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该指标对地沟油的鉴别准确率为90% 。为了提高食用油掺伪检测效果,学者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也进行了研究。huo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油和掺伪的混合油进行均衡等时采样,采用改进的多标号算法对油样的图谱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该算法不仅能对样品进行定性区分,还能有效识别出混合油的组成成分。陈景波叫基于食用油的高效液相色普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多标号学习矢量量化算法,其性能更优于改进的多标号算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30之前完成学生选题

2022.12.30之前填写开题报告等材料

2022.12-2022.4进行毕业设计实验工作的展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朱桃花,范璐,钱向明,等.hplc分析植物油脂甘油三酯结构组成的研究现状[j].中国油脂,2011,36(5):59-63.

[2]王明清.食用油气象色谱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3]郭涛,杜蕾蕾,万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j].食品科学,2009,30(22):286-28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