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5 10:10: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荆芥是一味传统中药,其性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我国历代本草中也均有记载。药材荆芥来源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名为荆芥,干燥花穗入药名为荆芥穗[1]。荆芥为中医临床常用解表药物,主治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从古至今,荆芥在流行性感冒,呕吐,皮肤病、妇科病等疾病中广泛应用。

荆芥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单萜苷、黄酮、有机酸、三萜、甾体类等[2],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荆芥挥发油具有抗炎除菌[3-5]、抑制肿瘤细胞增殖[6]、松弛气管平滑肌、镇静[7]等多种作用,此外,荆芥还具有解热镇痛[8]、发汗[9]、止血[10]、抗氧化[11]等作用。除药用功能,荆芥还可食用[12]、观赏、驱虫杀虫[13],应用前景广阔。

荆芥原本多为野生,现在临床上应用的多是人工栽培[14]。李时珍曰:荆芥原为野生,今为世用,遂多载莳[15]。但由于荆芥栽培缺乏系统整理技术,导致荆芥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荆芥产业的发展。目前有关于荆芥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的研究[16-18],对于其栽培生产中水肥管理研究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目标:

(1)明确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的影响。

(2)初步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荆芥生理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 育苗移栽

2016年3月31日至2016年5月12日,用荆芥种子育苗,基质为有机质蛭石珍珠岩411。5月13日,选取长有6-8片真叶,长势一致的荆芥幼苗,移栽于南京农业大学试验大棚内,采用不同硝铵配比单因素完全随机处理进行盆栽(外口径 20 cm,底直径15 cm,高19 cm)试验。每盆定苗5株,栽培基质为蛭石和珍珠岩,以2∶1 比例混合而成,每盆装3 l。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该课题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荆芥生长,生理以及品质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荆芥人工种植的指导意义,为荆芥的高质量、高产量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月-2022年2月:

课题前期准备,熟悉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准备开题。

(2) 2022年3月-2022年5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