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催化高效合成阿斯巴甜前体Z-AMP开题报告

 2021-08-14 18:41: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1. 蛋白酶研究概况按照国际酶学委员会(iec)的命名规则,蛋白酶属于第三大类水解酶类的第四亚类肽水解酶或肽酶(ec3.4),与淀粉酶、脂肪酶、磷酸酶等同属于一大类家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数量众多的蛋白酶分为不同的类别。

蛋白酶按照其水解催化底物的位点,可以总体分为外切酶和内切酶,其中前者是从肽链的氨基端或羧基端开始水解切割肽键,而后者则从肽链中间特殊的肽链位点将底物裂解成小片段;依据蛋白酶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蛋白酶;高温蛋白酶的概念则是根据酶的最适催化温度来进行分类的,通常可以分为低温蛋白酶(-2℃~20℃)、中温蛋白酶(20℃~55℃)、高温蛋白酶或者称嗜热酶(55℃~80℃)以及超级嗜热蛋白酶(80℃~113℃)[1];根据蛋白酶的ph作用范围,研究人员又将蛋白酶划分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基于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须基团的特点,它们大部分可以被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丝氨酸蛋白酶(s),图1-1为丝氨酸蛋白酶作用机理,在丝氨酸蛋白酶催化过程中丝氨酸上的羟基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过渡态,丝氨酸蛋白酶主要有枯草杆菌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a)。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为进一步拓展蛋白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本课题主要通过定点突变技术,通过与嗜热蛋白酶进行对比分析,定点的改造本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有机溶剂蛋白酶pt121。

使得改造后的耐有机溶剂蛋白酶pt121突变体在催化合成阿斯巴甜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本课题以苄氧羰基天冬氨酸(cbz-l-asp)和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pheome.hcl)为底物,合成苄氧羰基阿斯巴甜(cbz-ap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