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改性竹笋皮对亚甲基蓝吸附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9 18:53: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亚甲基蓝是印染废水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氧化指示剂、化学分析试剂和药物使用,且不易被一些常规的方法所降解,所以很容易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亚甲基蓝,作为一种噻嗪类阳离子染料,可以对人和动物的眼睛造成灼伤甚至可能成为永久性伤害[1],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水质又难处理。因此,亚甲基蓝的去除在环境治理研究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

本项目主要通过借助相关设备对改性和未改性的丝光竹笋皮进行结构表征,然后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寻求两种竹笋皮各自的最适合吸附条件(ph值、吸附剂投入量、超声时间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希望得到一种高效利用丝光竹笋皮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1) 材料制备:

将新鲜竹笋皮用去离子水洗净,沸水煮0.5 h,60℃烘干24 h,粉碎。部分前处理过的竹笋皮用5 mol/L NaOH溶液在20℃反应4 h,然后用清水洗至中性,60℃烘干。得到改性和未改性竹笋皮。

(2) 条件优化:

将两种材料作为吸附材料,用单因素法分别考察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的吸附pH值、最佳吸附剂投入量、超声时间、最佳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值。

(3) 样品分析:

对两种竹笋皮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

新鲜丝光竹笋片

2、技术路线

去离子水洗净干燥,沸水煮,粉碎

NaOH改性

未改性竹笋皮

改性竹笋皮

结构表征: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

单因素分析下

测定最佳pH值、

超声时间、投入

量、初始浓度。

结构表征: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

单因素分析下

测定最佳pH值、

超声时间、投入

量、初始浓度。

得到最佳

吸附条件

得到最佳

吸附条件

3可行性分析

(1)本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成熟可靠,各实验步骤均有可靠的理论依据。从参考文献来看实验条件并不苛刻,实验所需的药品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试剂。

(2) 实验所需的器材应该都是实验室中能满足的,即使不能满足也能通过资源共享来寻求帮助。

4. 研究创新点

创新处:采用农林废弃物处理印染废水,既廉价又方便。目前利用竹笋片作为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剂的思路比较新颖,在已有文献中几乎未见报到。通过本实验可以开辟一种新的农林废弃物作为废水中印染废水廉价吸附材料。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3.10-2013.11 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对实验进行初步的了解,对实验进行设计。同时对丝光竹笋皮进行前处理,制备改性和未改性竹笋皮;

2、2013.11-2014.1 进行条件优化,根据实验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实验,单因素分析法寻求最佳吸附条件。记录实验数据,完成研究内容中的条件优化;

3、2014.3-2014.4 对两种竹笋皮进行结构表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