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地区某地段二级公路(B1)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18:00: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摘要:本设计为无锡地区某地段二级公路(B1)方案设计,具体为对该地段的平、纵、横断面的设计,以及排水/涵洞的设计,土石方量的计算,对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验算。

本次毕业设计选择的设计路段桩号为桩号K0 000~K3 613,道路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为10m,其中行车道宽度为3.52m,土路肩宽度为1.52m。

下面是对本次毕业设计资料的一些综述:

无锡地区地处上海、南京、苏州三大城市之间,位于太湖北岸。无锡市为苏南镇江以东三角洲平原内主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之一。路线所经地区为无锡市辖地区,属长江下游平原湿润区,为公路自然区划Ⅳ1区。

(一)气候特点

无锡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40℃,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雨季时间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地区年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二)降水及地下水埋深

无锡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左右,雨季期4个月,属雨量Ⅱ区,雨型主要为春雨和梅雨,且梅雨期较长。潮湿系数一般在1.0~1.5之间,最高月潮湿系数为2.5~3.5,地下水埋深一般丘陵地区约为2.3米左右,平原及沟谷处约为1.3米左右。平微区低洼地带地表长期积水。

(三)地形与地貌

该地区地处沿江、滨海,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和湿润丘陵低山,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

(四)地质与土质

在平原地区,地表上层覆盖较厚,一般15米左右;在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的丘陵低山地带,上层覆盖厚度一般为10米左右。该地区水稻田分布广泛,土质属高液限红粘性土及砖红粘性土,呈中密状态。本地区岩石埋藏较深,开采不易,砂石缺乏。按施工难易程度分,土质:25%为松土,75%为普通土,丘陵地带埋藏较深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和花岗岩,属坚石,其强度≮3级。

(五)被、作物等概况

路线所通过地区属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Ⅲ1区,自然地理特征为亚热带绿林,四季分明。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微丘宽阔河谷地带多田地,农业以水田为主,一年二熟,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双季稻占2/3以上。另外,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以油菜、棉花、麻类为主。

丘陵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主,主要是甘薯、玉米和豆类,另外,竹、木等分布广泛,各种水果树也比较多,地表植被覆盖茂密,除田地、林木等外,以檀木丛为主。林木地带,其郁闭度约为80%左右。

本地区水力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综合发展农、牧、林、副、渔业的巨大潜力。路线所行经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大,山坡坡面较陡,地表水对路基有一定的冲刷影响;平原地带则公路用地与农业发展有一定的矛盾。

(六)交通量资料

(1)近期交通量

车型

数量(辆/年平均日)

车型

数量(辆/年平均日)

东风EQ140

298

解放CA30A

256

依士兹TD50

173

交通SH141

332

太脱拉138S

140

长征XD250

201

延安SX161

43

黄河JN150

89

扶桑FU102N

52

小客车

2012

(2)交通量增长率6.5%

结语:根据无锡市特定的地形地貌,准确的定线,以及根据高程的不同,合理的确定纵断面以及横断面。交通流以及周边的植被与环境也是考虑的要点。科学合理的对无锡市某二级公路进行设计,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TJ0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S].

[2]JTJ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3]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4]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5]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6]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7]JTG/TB06-01-2007.《公路工程概算定额》[S].

[8]JTG/TB06-02-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S].

[9]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08

[10]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6

[11]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01

[12]黄晓明.《沥青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09

[13]高冬光.《桥涵水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圆管涵》[S].

[15]窦明健《公路工程地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16]高大钊,袁聚云.《土质学与土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0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主要是对无锡地区某地段二级公路(b1)的方案设计。主要有对该地段的路线、路基、路面以及涵洞等的设计。具体细节如下:

1道路修建的可行性研究;

2自然环境因素对道路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