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6-20 22:59: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不过,从季度增速上看,较2014年二季度末的12.48万亿元仅环增3.77%,这一数字延续了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的持续回落态势,且回落幅度明显增大。同时,三季度数据上所体现出来的信托业务结构层面的#8220;加减法#8221;,也让信托公司转型的思路清晰可见-集合资金信托与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同期创造历史新高与历史新低,同时,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8220;三分天下#8221;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风险也渐渐暴露。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处于主导地位的银行与需要资金的项目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常因为贷款额度或其他原因,银行不方便直接向项目公司发放贷款,因此银行会将项目推荐给信托公司。在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后,银行又作为销售渠道,帮助信托公司推荐信托产品来募集资金。主导项目的银行收取高额的保管费、咨询费、服务费,但却不承担任何风险,信托公司干的是通道业务,收的通道的费用,承担的却是主动管理型信托计划的责任。这类#8220;伪通道#8221;业务虽然不是银信合作的主流,但经常见。本文主要研究银信合作对信托业的影响,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研究出银信理财产品和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

本文写作提纲如下:

一、序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原因

二、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艾瑟顿、罗莎琳德(2003);维恩、迈克(2005);威特曼、罗伯特(2008)、迈克巴克尔和约翰托马斯(1998),奥凯和帕克里克(1995)将金融信托作为金融系统或者说作为进入那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信托作为进入那个系统给的一个边缘体系,却与其独特的魅力与优势,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合金金融工具,其特种的创新性与兼容并包性,成为了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托可以分业经营,也可以进行分业,但具体的执行应符合其特定的金融与经济环境,不应一概而论。

霍恩、杰罗德(2010)认为信托的灵活性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用武之地,因为信托制度是随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社会上有什么样的需求,信托制度就会找到与其相适应的业务模式,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李文正(1985)、项楚生、成华(1982)对日本信托银行的发展历程及日本信托发展的特点经营范围及日本信托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认为,日本信托银行将信托的职能,使得信托从事了储蓄和长金融机构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但使信托自身得到发展,而且对日本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阐述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的现状与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严骏.关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刘锋.中原信托有限公司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方案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2012

[3] 郑思静.论银信理财合作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一以银信理财合作的法律关系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2010(11) : 92-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