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嫁接成活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开题报告

 2021-08-08 15:58: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青钱柳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但分布零散且多以天然林状态存在,种群数量较少,这严重影响了青钱柳产业发展进程,因此,通过人工培育手段扩大青钱柳种质资源是进行青钱柳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

嫁接是农林业传统的无性繁殖方式,广泛应用于良种扩繁、种质资源保存等领域,能够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

在果树及经济林栽培中,通过选育砧木资源,如矮化砧等,再利用嫁接技术可充分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达到使树体矮化、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青钱柳嫁接实验较少,但其他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不少尝试。

嫁接,组培快繁,扦插,播种等,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嫩枝扦插时生根较为困难导致成活率不高;组织培养时出现的褐变(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褐色沉淀毒害植物的酶系统造成生理紊乱甚至死亡)以及生根率低;有性繁殖如播种时面临的种子深休眠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以枫杨、美国薄壳山核桃和青钱柳2a生实生容器苗为砧木。

以大田多年生青钱柳为采穗母树,从1a生健壮枝条上取接穗作为春季枝接材料,从当年生健壮枝条上取芽片作为夏秋芽接材料。

通过测定不同砧穗组合下的青钱柳成活率和生理生化等指标,探讨青钱柳嫁接成活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所涉及的青钱柳嫁接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较少的领域,通过观察扦插过程的生理指标变化,如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酶活性的变化,来研究不同扦插繁殖过程中成活率的变化,最终探索青钱柳扦插繁殖的可行性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