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海棠半同胞家系苗期表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6:00: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建立观赏海棠半同胞家系苗期选育体系,以范艾斯亭海棠半同胞家系为材料,研究观赏海棠半同胞家系苗期表型多样性及光合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半同胞家系苗期的生长、观赏和抗性三方面构建评价模型,以期选出优良半同胞单株,为观赏海棠苗期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的海棠于1780年左右开始传入欧美,国外在海棠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

园艺工作者在200多年间通过反复杂交和选育,培育出大量观赏价值较高的海棠新品种。

海棠育种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主要观赏海棠品种引自北美、欧洲等地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在江苏扬州海棠苗圃基地,选择一个海棠的半同胞家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1年生杂交苗的生长特性,对这些幼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性状、苗干性状等进行测定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生长和观赏皆优的半同胞家系单株。

研究计划:2018-12-252019-01-07:检索文献,开题报告;2019-01-072019-04-10:前期准备,调查、采样;2019-04-102019-05-15:数据处理,论文起草、修改、定稿;2019-05-162019-06-15:准备、完成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在通过子代测定、性状分析,选出优良半同胞家系单株的研究方面,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目前国内单株苗期选优方面却鲜有报道,通过苗期分析,选择出优良单株,为观赏海棠新品种选育做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