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16 20:18: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不断建立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毕业就业分配制度实现了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步入了以市场来配置人才资源的轨道。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取向,也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随着高校招生大学生的数量增多,相应地在面临就业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农村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为主客观条件限制属于弱势群体;其次,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国企事业单位用人减少,这就使得大学生没办法学以致用;第三,再次,农村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回本地考公务员或者是国家事业单位,其实是受当地的民俗影响。要养老和父母的心愿,要做到两全其美是需要考验的。

研究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主要目的和问题;第二章阐述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就业现状,从而引出女大学生就业取向; 第三章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取向和在选择如何就业时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及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主要是讨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和和如何对大学生的几页取向进行正确引导,最后结论总结全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理论方法上,借鉴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成果,结合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心理因素和客观条件。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本课题将以科学理论为研究路径,采用访谈法的具体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网络途径获得资料,以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为研究基础,运用对比梳理、定量和总结分析等科学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合乎逻辑的总结,从而得到自己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李春兰.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2008(15)[2]侯丽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2[3]白凌.浅析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4]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5]崔玉平.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3)[6]李会芹,艾景娟.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4)[7]李颖,杨秋芬,张如意.日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8]洪如震,胡海.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业考查,2011(3)[9]高慧娟.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11)[10]王景琳.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代际传承研究[J].华东师大学报,2014-6(272)[11]戴树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N].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7(4)

[12]林建军,唐芳.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与指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月25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22年12月26日12月31日 撰写论文任务书

2022年03月01日03月06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