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需求现状调查开题报告

 2022-03-16 21:42: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日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调查显示,截至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其老龄化问题尤其具有代表性,近几年来,苏州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目前每四个苏州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截至2014年,苏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较上一年增长6.6万多人,增幅46,达到150.9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09%,苏州市的老年人口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增长趋势。在这样的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其中,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题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一)苏州城区老龄人口养老的现状(基于实证调查)

1、总体基本情况:我国目前城市养老模式主要采用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模式;家庭规模由原先的大家庭逐渐向只有夫妻加一个独生子女的小家庭转变;养老设施方面,机构养老设施发展快速,且越来越被老年人所接受,社区养老在苏州城区也较快速的在发展,出现了虚拟养老院等新型社区养老模式,但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认知率及使用率不容乐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调查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研究,了解城镇老年人口养老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陈昫.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模式的拒斥问题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的老龄视角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7) :55-60

[2] 陈景亮.中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历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804-3806

[3] 陶涛,丛聪.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14,(3):15-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022年1月9日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1月10日-3月10日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3月11日-3月29日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