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视角下社会救助管理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8 12:30: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社会救助作为最古老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方式,在矫正#8220;市场失灵#8221;,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3年5月上海市民政局下发《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拉开了我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序幕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事业逐渐从碎片化的分散状态,转变为体系化的制度设计,社会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项目不断增加、救助对象不断扩大。虽然我国的社会救助的不断成熟,但是社会救助管理中的一些潜在问题逐渐显现,如救助管理政出多头、管理机制制度分割、信息沟通分享不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救助的有效运行。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正对社会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并形成着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模式。#8220;互联网 #8221;社会救助管理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改变社会管理、优化政府功能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8220;互联网 #8221;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8220;互联网 #8221;行动的指导意见》,支持并推动#8220;互联网 #8221;的发展,明确提出#8220;互联网 #8221;益民服务,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新兴消费和基于互联网的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互联网的引入使政务服务呈现出的新趋势为社会管理的改革优化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手段。

(二)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重点是在分析出传统社会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8220;互联网 #8221;与救助管理机制相结合的运用中,互联网的内在特点如何解决传统救助管理机制的问题,并相应地如何创新了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完成对#8220;互联网 #8221;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其中机制如何创新是研究难点。此外,实地调研收获实际操作数据也是一个难点。

(二)研究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互联网对公共服务管理的研究

在公关服务的管理实行网络化方面,国外学者罗茨(r.a.w.rhodes)认为,网络是通过资源依赖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彼此相关的集群和联合体。因公共服务具有连续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导致公共物品在分布上呈现出了连续性和网络化的特点。建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间的合作网络,可更好地推动和改善公共服务管理。这种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多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网络关系,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友好互动及提高公众公共决策的参与程度。 谢林(schelin)认为在互联网技术引入之前,信息技术在政府主要用于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其目的在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为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开辟了新的模式和渠道。国内研究者张小蕾认为,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投入持续增加,但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却不高。互联网在公共服务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公众的公共需要的契合度,也是提高公众满意度的关键。造成目前契合度不高的根源在于,缺少联系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平台和手段。而#8220;互联网 #8221;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公众力量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关注,为解决投入增加与满意度不高间的矛盾提供一种有效路径。李长安认为,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蓬勃兴起,为破解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服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要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包括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

(二)社会救助管理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月16日至2月19日):拟完成论文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的构建,以及相关数据、政策和资料的收集。

第二阶段(2022年2月20日至3月5日):拟撰写完成论文中国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以及完成调研的准备工作(问卷或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三阶段(2022年3月6日至3月17日):拟完成调研,并系统分析整理调研资料,撰写并完成论文的案例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goodman.r.,1998,the east asian welfare model:welfare orientalismand the state,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howell.f.,2011,chaoter 8 social assistance:theoretical background.social protec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asian development bank.

3、gupta#8217;m.p.and d.jana#8217;e-government education: 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ly#8217;2003#8217;2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