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1:08

全文总字数:54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青少年校园欺凌现状,并且较深入分析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探测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与学校归属感、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扩充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在个体心理特质方面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3.初步探究城乡青少年在校园欺凌行为上的差异与相似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一)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上检索了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国内尤其是内地对于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研究集中于如下领域。

1.青少年校园欺凌概念研究:目前,国内学界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校园欺凌的概念上,虽然总体来说,专门研究此领域的研究数量还不算多,但是但凡涉及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均会对校园欺凌的概念有所探析。

然而,我们应当注意到,当下国内学界对于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出现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欺负行为等相关名词混用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用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及计划(一)研究内容:1.通过问卷施测与数据统计,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调查,同时初步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

2.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探测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青少年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比较城乡青少年在校园欺凌上的差异,探讨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如何从个人、家庭及社会等角度出发,采取综合多层次的策略介入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平安幸福的校园氛围。

(二)研究过程:1.采用文献研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2016年年中,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随后,在2016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并且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中央相继出台关于青少年校园欺凌的文件,表明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日益严峻的校园欺凌现象,力图及时预防惩治校园欺凌,为青少年也是为整个社会营造和谐安定的大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