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悲剧意识之演成——现代新儒家红学思想研究开题报告

 2022-05-06 20:57: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存在于文学的圣坛之中。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历经百年依然吸引着各路学者去研读的作品,正是由于其中包含着数之不尽的价值。其写作技巧之高超、故事结构之巧妙、行文笔墨之精美成为文学界敬仰的典范;其故事背景之繁复、作者身世之跌宕成为历史考究派不可忽视的依据;但其实给这部作品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支撑着整部作品的核心是其中的人生见地和人生态度。而这些内核的表现形式就是整部作品中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体现着儒、道、佛等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思想,这也就使之成为了一部引发诸多哲学流派和哲学家探索和讨论的具有哲学意义的著作。就此本论文将从现代新儒家的红学思想入手探究《红楼梦》中深刻的人生见地即贯穿始终的悲剧意识和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路线是:在众多流派采用的各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中,摒弃历史考究派注重考究而轻视文学价值本身的方法,根据专业特色选择了从现代新儒家的研究作为基础来重新分析和认识《红楼梦》。通过研究与探索《红楼梦》中最引人入胜,最贯穿主题的主线内容——悲剧意识的演成。去更加本真的触碰到这部伟大作品的核心,从更加深入的层面去重新看待这部从小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并且,现代新儒家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是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力图客观而同情地理解传统儒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作为一个秉承着继往开来,同时兼具传统性和时代性的流派,新儒家对于《红楼梦》有着非常具体和系统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角度。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是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重新的认识,也是对于这一新的哲学流派研究的契机,是一次将《红楼梦》与哲学相结合的机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视频回顾、口头与书面记载等,了解不同哲学流派以及大众对于《红楼梦》的普遍认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原著,岳麓书社, 2007.

[2]苏琴琴,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悲剧解读——论现代学者对《红楼梦》之悲剧价值的世界经典定位[j],红楼梦学刊, 第五辑,2017.

[3]李豆薇,牟宗三对《红楼梦》悲剧论的发展[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1月10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18年1月11日至2018年2月20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