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研究开题报告

 2022-05-06 20:57: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性,即人的本性,本身是一个极为特殊和复杂的概念。而对人性这一概念追根溯源,也有助于人类更加了解自身。从古至今,探讨人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是数不甚数。其中,在中国古代,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具代表性。孟子与荀子对人性所持的观点正好相反,前者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本善;而后者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恶。但二者殊途同归,都赞同人皆可成圣,只不过荀子更加强调后天的环境与经验的作用,尤其是教育的作用。当今社会,“科教兴国”一词一直被反复强调,人才、科技、创新等等都要依靠教育,以教育为基础。因此,荀子的人性论,尤其是其中“化性起伪”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尤其是教育方面而言,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次课题选择研究荀子的人性论,首先,是为了更加了解荀子的人性论,包括荀子人性论的起源、内涵等等,揭示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希望在此基础上,对人性本身能获得更较深入的理解;其次,是为了通过荀子人性论与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了解荀子人性论的独特之处,并且通过对荀子人性论的价值和局限的分析,探讨荀子人性论在当代是否仍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在探讨荀子人性论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化性起伪”这一思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挖掘后天的环境与经验,尤其是教育,对人的影响。进而揭示后天环境以及经验(主要是教育)对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由上文可知,研究荀子人性论不是为了评判人性论中性恶论的对错,也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后天外部因素(主要是教育)对我们人类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结合当今社会我们自身的种种情况来看,能很明显的看出教育有助于个人启智、明理,也有助于社会繁荣、进步,教育的重要性由此显而易见。因而,研究荀子的人性论,特别是对“化性起伪”这一思想进行研究,首先,有助于我们分析人类本身,了解人的本性;其次,有助于我们了解教育的意义,使得人们积极配合教育,主动去追求教育;最后,也有助于我们采取更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因材施教,更好地展开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荀子的人性论,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对《荀子·性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荀子人性论的内涵入手,阐述其主要观点:第一,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第二,“化性起伪”——“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等等。同时,点出荀子人性论的实质“人之性恶明矣”。以此,使荀子的人性论在人们心里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

其次,从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入手,分析荀子人性论思想形成的主要来源,以及与其他思想家的人性论相比,荀子人性论的独特之处。借此,追本溯源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荀子人性论的独特之处以及其独特的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等,通过调查与荀子人性论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荀子人性论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荀子人性论的相关知识。

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梁启超,郭沫若等.荀子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为荀子人性论研究。同时,撰写论文简介。

2.2022年寒假期间,进行论文资料收集,询问指导老师的意见,阅读指导老师推荐的以及其他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对课题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3.2022年3月24日前,根据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先交于指导老师审阅,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在获得指导老师的认可后再进行提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