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建筑设计——以南京梅龙湖公园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22:25: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了解中式建筑的发展脉络及其突出特征,总结中式建筑的空间布局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建筑、自然、园林的和谐共生。把新中式作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创造出能被现在人理解接受的新景观建筑。注重解决传统建筑建材稀缺,高度受限,空间实用性舒适性不足的问题。从平面布局,立面风格,细部装饰,材料色彩等角度发掘新中式建筑的发展潜力以及创新的可能。从总体来讲,新中式建筑可以归纳为两大派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园林派。因此通过对这两个派别的的研究,分别侧重于分析建筑空间的营造和园林环境的渗透。通过对传统的结构形式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并为建筑设计提供直观的借鉴素材。

研究的意义在于延续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在新技术条件下,改造原有建筑,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发掘新中式建筑在传统老街区更新,小区开发,展览馆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如何能更巧妙地用好传统园林的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手法,创造出更人性化的舒适空间感受。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新中式景观目前正逐渐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新中式建筑由于其商业价值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正越来越受到开发单位和普通市民的青睐。关于新中式景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新中式景观产生原因;二、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三、传统文化对新中式景观的影响;四、新中式风格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五、新中式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深入,总体上,新中式景观的理论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还不相适宜,理论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景观建设实践的发展。但从研究价值上来看,新中式景观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对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艺术学的研究领域,对中国景观行业的建设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中国现代景观的良性发展,使中国景观建设步入新的阶段。

新中式建筑在现今已有较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山清华坊、万科第五园、观唐别墅优山美地、苏州博物馆等。

案例1、中山清华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2月,3月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

(2)4月上旬整理分析所得资料,写出分析报告,归纳设计方法。

(3)4月下旬进一步深化、扩充、细化设计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力求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说明新中式的风格特点,以及如何能创造出富有记忆感的建筑,用模型对比新中式成功案例的异同,通过数据总结出新中式的细部尺度,为构造提供较常用的新中式通用构件。通过对梅龙湖公园的观察研究,总结新中式建筑在公园环境中,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其景观作用和实用功能,并进行独立的建模设计自主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