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院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9 00:19: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医疗景观设计的主体是医疗户外空间,而医疗户外空间承载并影响人们各种户外活动,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休憩,感受大自然,参与到景观中调养身心,是所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综合。

而在当今的社会中,设计越来越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照,也开始关注特殊群的生活环境。儿童就是这样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抵抗力差,还处于身心的发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下,恐惧感也较强烈,所以儿童医院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通的医疗场所景观空间大多过于压抑刻板,让孩子的心情难以得到放松,较老的儿童医院也只是在建筑外观或是墙面上装饰有卡通图案,效果很机械像是游乐场或是幼儿园,并没有真正考虑医院的功能性,缺乏一些细节,也忽略了使用者的心理因素。所以在儿童医院景观设计中空间要趣味化,有足够的放松的活动游戏空间,有交流和康复运动的空间,并且从心理和生理上多方位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在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紧密抓住儿童和医院两个关键点出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使儿童患者减轻病痛和生理压力,让家长放心地让孩子活动在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从医院的角度出发,让景观空间给医院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给医院带来高附加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儿童医院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儿童医疗景观的重要性,儿童又是病情高发群体,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儿童医疗景观还是急需加强的。

在西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设计应该考虑为特殊人群服务。国外设计师在设计特殊人群使用的空间时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用独特的方式进行处理去关怀特殊的人群,让人们在设计中感受到温暖。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的儿童医疗景观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他们非常注重室内外的关系,景观视觉的舒适感,以及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注重让儿童获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利益。

而在我国大多数的儿童医院已经年代有些久远,不仅建筑十分陈旧,景观也十分呆板,就如苏州儿童医院(旧址),位于繁华的之中心地带,不仅十分嘈杂,环境混乱停车困难,景观的设计也只是满足了最基本的休憩的功能,并无新意。这样的情况和成人的综合性医院比来并无太大差别,甚至更差,让就医的患者感到冷漠混乱,并且增加了就医的压力和恐惧感,减少了对医院的安全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将儿童医院的景观设计旨在为医院中的儿童病患等使用者提供一个休闲,康复,放松心情的室外空间,注重与使用者的互动,同时将景观与生态相结合,注意把握使用者的心理活动,在景观中融入活动,教育等附加因素,使得儿童医院景观设计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要达到我们对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的期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考虑设计,例如组成景观的材料,尽量多的采用柔和的软质景观例如可互动的浅水池,无刺无毒的植物等,尽量少用大面积的钢材料或者玻璃材料。多做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如垃圾箱标识牌座椅等的处理都要符合环境的要求,在色彩的配置上,不同的色系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生理感受,很多大型的医疗机构都对色彩充分的加以运用并且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富有艺术感的雕塑也是一个很好的增加景观生命力的方法,不仅没话了环境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艺术鉴赏水品,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在设计中要多结合生态学、园林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知识。

儿童医疗景观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他们主要是在景观设计上追求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强调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让患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儿童医疗景观大多比较保守,或是借鉴国外的设计,并且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儿童医院景观设计既然主要是为特殊人群儿童使用,就要考虑其独特的特性。所以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性,就如苏州儿童医院新院的建筑设计主要是以细胞为灵感进行设计,那相应的景观配置就可以以生命的灵动为主题,突出生命的律动。其次,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设计中可以通过细节来体现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例如色彩明快的外立面装饰,在景观的选材方面进行仔细斟酌,设计有生命力的灯光效果,但不至于刺眼,甚至可以在屋顶做绿化景观,给住院空间带来良好的室内空气。

在景观的植物种植上也可进行一定的创新,植物种植不仅仅只是粗糙地种几棵树或是摆几个盆景,而是要满足使用者的景观需求,设计时要亲身感受当地的气候,进行有效的植物种植也可以改善小气候。并且在植物配置时还要注意不可选用有刺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以免损害儿童的身体。

色彩与心理学也是儿童医疗景观创新的一个方向,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儿童的眼睛发育尚不完全,且儿童患者群体对环境的反应较敏感,颜色的选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色彩鲜艳柔美,浅蓝嫩黄橙色等,使人产生亲近感,不至引起焦躁不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