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A/园冶杯(规划组)设计竞赛2开题报告

 2021-08-09 1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城市设计并不是一种装饰行为,它涵盖了各个区域的特点,突出其特征性和整体性。交通系统的日益发达,城市区域特征的日趋个性化,向城市交通系统景观多样化提出新的要求。地铁站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所在区域对外的重要门户。

南京林业大学自独立建校六十年以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景观系统。学校区位特殊,北靠新庄高架、毗邻南京国际会展中心、南京火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而南京地铁三号线是一条南北客流主干线,贯穿大江南北,连接主城江北新城和东山新城,连接禄口机场、南京南站、南京火车站及江北火车站最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南京地铁三号线新庄站与南京林业大学,在地理位置上是唇齿关系。

本设计旨在使校园活力融入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改变城市交通系统固有的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的外在形象与内部功能;同时,也使得城市快速交通对校园生活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通过现场勘察、问卷调查、文献搜集、虚拟建模、空间解析等方法收集研究数据,进而分析总结,对南京林业大学校门地铁三号线区域进行景观重塑,使地铁这一冰冷而司空见惯的城市交通枢纽与大学校园特有的热情与活力产生激烈的碰撞与对话,探索城市交通系统与校园文化特质交流的可能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于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发展问题,已有不少研究,如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PeterCalthorpe提出的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理论,和1997年Cervero和Kockelman提出了关于TOD的3D原则,即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合理的设计(Design)。主要倡导交通枢纽周边紧凑的用地布局和土地的混合使用,提高土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弥补传统的功能分区带来的城市活力丧失,协调城市各系统,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美国学者WayneAttoe和DonnLogan提出的城市触媒(UrbanCatalysts)理论,也强调将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中的新元素,通过枢纽的综合开发,达到城市功能集聚效应和建立城市地上地下步行系统,引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建筑的反应。BertoliniL在citiesofrail:theredevelopmentofrail-waystationareas中通过实例比较了法国、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火车站地区的再开发模式,并指出火车站地区的空间利用率、功能多样性和环境状况是火车站地区发展的关键。总体来说,国外的研究强调把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考虑,重点关注交通节点和城市功能的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关系,并在交通枢纽区域城市形态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是城市转型的新动力;(2)鼓励枢纽区域进行复合集约的、高强度的公共开发;(3)强调枢纽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协调设计;(4)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5)重视面向步行者的设计;(6)重视地上地下空间的联动开发;(7)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国内对于交通枢纽地区的景观塑造研究,近几年得到飞速的发展。相关研究理论层出不穷,优秀的设计实例也不少,例如哈尔滨西站Harbin West Station、泉州新火车站天津国际邮轮客运中心The Terminal of Tianjin International Cruise Home Port、北京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Beij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 Terminal 3、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Shenzhen Bao'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香港机场扩建Hong Kong Airport、杭州萧山国际机场Hangzhou Xiaos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等等。但遗憾的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发展还不尽完善。

地铁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简称城轨系统)提供供铁路列车停靠的地方,用以搬运货物或让乘客乘车。此类基础设施往往使乘客对城市产生快速认知。很多城市早已意识到地铁站可以作为展示自己文化的窗口之一并付诸实践。如巴黎许多地铁站的进出口处,都能发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涂鸦作品,展示了一种年轻与活跃的氛围;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地铁站青花瓷式的壁画中透漏着浓郁的中国式美丽,具有浓郁的中国风和现代化的气息。  虽然以地铁站代表城市文化的实例已有很多,但是地铁站和校园特征相结合、创造具有校园特征的地铁站景观的例子在国内国外均鲜有耳闻。借南京地铁三号线新庄站与拥有百年历史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的碰撞,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校园文化要素和传统的历史文化符号,使南京地铁三号线新庄站散发青春校园活力,彰显百年校史沉淀。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

1.设计项目的背景条件、重要性2.设计项目的环境概况,包括现场地形、周边环境、历史人文要素等。需要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实地测量等3.受众(包括南京林业大学师生、周边居民等)对地铁站功能、效益的期望4.立足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的设计立意5.地铁站景观与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部景观的融合、呼应

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 首例研究设计赋予地铁以及周边景观以浓郁的大学校园特色,同时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外围氛围,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

2.大学校园的丰富热情与活力与地铁这一普通冰冷的城市交通系统产生激烈碰撞与对话3.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大学与展览厅,对复杂的现有秩序重新整合,互利互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