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糕集”品牌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2022-03-05 21:42: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众所周知,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是中国全面接受了西方学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虽有差异,但也完全按西方的学科框架加以规范,这就使中国文化中很多为西方文化中所没有的内容,也就是中国的国粹在西方的学术框架中无所归属。而难被承认其学术地位,饮食文化便是如此。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人们往往会寓意于饮食,赋予其这些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在物质极度丰盛的今天,平素里就食肥饮甘的我们,对糕点都已然起不了太多的兴趣,而取而代之的更多是西式的汉堡和薯条等快餐食物。新一代的青年群体容易追求时尚与流行,部分对于一些传统饮食是持不关心的态度。也许年龄稍长一些的人们对于中式糕点特别是传统糕点还会留存着童年的回忆,但是传统糕点随着人们的态度已经逐渐开始减少,特别是在一点偏远地区,由于宣传力度的缺乏,从古延传至今的糕点慢慢随着地区的不流动性而减少甚至消失。糕点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过去的人们逢年过节总爱携带糕点走亲访友。但现如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及外国饮食文化进入国内并大肆流行,中式糕点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并直接给传统糕点业的市场造成了冲击。

目的及意义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了解不同地区的糕点的制作过程,与在不同时节的用途,并根据时节与寓意的特点去考虑包装的图案设计,用不同的草图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查阅国外的食品包装的书籍,去吸取其包装的优势并加强创新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电视、书籍、杂志、户外等、网络、市场调查等途径,进行对部分地区中式糕点资料的收集以及糕点背后相关的习俗文化调查,去了解不同时节分别都适合什么样的糕点,以及适合送给什么人。然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针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有征对性的设计。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去了解消费者真正所需要的食品包装,并归纳总结消费者的喜好,通过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一系列调查来研究糕点包装的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王安霞.产品包装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2]魏洁.包装设计基础[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李晓霞,刘剑,李晓燕,赵仕红.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第七学期

1、第七学期第8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

2、第七学期第9周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