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得失开题报告

 2021-08-09 1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国家政策的改变与对农村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展了各方面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关于昆山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昆山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方向也能更好的把握以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三个文明的可靠保证。研究昆山市新农村建设,是解决较发达地区如苏南地区三农问题的主要核心和途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中国农村,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大规模流动和重组过程。农业劳动力将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流动, 农用土地也需要规模化耕作。时红秀, 张青在研究昆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合作组织中介绍了近期在江苏省昆山市农村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图揭示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通过适当形式的联合和在现行制度下的创新,广大农民是可以参与这一进程并从中分享收益的。并且分析了昆山在2005年与江苏省的人均收入等数据,具体说明了富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这三种农民合作社,分析了其优点与显著成效。并给基层农村建设给了许多建议。

在快速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苏南地区的新农村绿化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赵兵, 李延松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苏南新农村绿化模式研究》中,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分析了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模式。为昆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绿化模式带来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再者,刘小东在《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江南水乡乡村景观研究》中,分析了相关文献,提出以乡村景观优化为基础的江南水乡区域可持续发展,其核心问题均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组合,即景观的空间布局及其结构。总结出了以周庄乡村景观为代表的由聚落景观、农业景观、生态景观、文化景观构成;阐述了周庄景观体系特征,指出了周庄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农业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范围、布局形式以及土地利用途径等。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目标, 作者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认为昆山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实现村容整洁。( 2) 通过实施耕地整理, 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3) 科学编制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合理整合土地资源, 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4) 创新用地管理机制, 加快建立土地利用中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 确保农民生活宽裕。

同时,新农村建设中,民房动迁是最重要的一块,韩选棠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民房动迁与人居环境改造思维与实践》中以江苏省昆山市天福村为例,讲述了1、中国农村风貌及发展。2、环境建设的生态思维。3、乡村建筑的创新与绿色实践。4、天福农村与转型建设5 天福村的民房及环境改造。并引用了大量照片信息对比分析了过去与现在的农村外貌特色。但是其中没有着重强调民房拆迁后的一些城市化问题,关于农民动迁后的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根据昆山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要选取正确的新农村发展模式,通过昆山市与全国在经济、文化、社会指标上的比较,制定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措施与办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 包括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既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基础, 也涉及到农村的上层建筑, 覆盖了农村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巨大, 不可能就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 所以宋硕林等人在《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中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1)必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保持人均最低耕地拥有量。( 2)必须坚持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 明确阶段性目标, 先行试点, 在取得典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扎实稳步地推进, 不急功近利, 不搞形象工程, 切实关注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农民切实从新农村建设中受益。( 3)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聚集效应, 防止农民负担的反弹。( 4)新农村建设应以人为本,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得到提高。( 5)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需要政府各级部门共同行动, 发挥政策资源的合力作用, 统一支持, 综合建设。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昆山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1.1房产动迁

1.2环境改造

1.3农民合作社变化

1.4土地利用规划

1.5人口变迁

第三章 规划建设中的得与失

1.1建设中的成就

1.2建设中的不足与改进

第四章 分析与总结

1.1与其他地域的农村建设的不同和比较

1.2具体村庄分析

1.3总结

该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对近年来昆山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对个案的分析,评价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特殊性和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论文计划:

1、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

2、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选定某以村镇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并归纳其中新农村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4、总结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得失,并对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出预期。

4. 研究创新点

昆山市地理位置优越, 处在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江苏常熟、太仓两市相连, 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 西与吴江市、苏州市区交界。由于地方环境等因素,它的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地域的建设较为不同,作为较发达地区,它的政策和实施效果也需因地制宜。这就需要做足理论准备并结合实地考察,对于具体的一个村庄为例,分析并总结昆山地区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从它的优缺点,得与失,概括苏南较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并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本研究不仅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考察其经济,地域,环境等因素,还要从文化方面着手,充分考虑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