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1-09-06 07: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江苏连云港市的城市建设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滨海城市,江苏连云港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在一般城市与沿海城市之间摇摆不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新将连云港定位于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港城市,为此,连云港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要与之相适应,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设、空间布局等方面突出国际性、海港城市特征。急需对连云港的城市结构形态演变进行理论研究,以指导其城市结构形态调整的实践工作。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城市结构形态的理性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形成了区位论学派、社会生态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人文主义学派、文脉主义学派、生态主义学派、新城市主义学派等。对剧本概念、影响因素、演化机制和模拟等进行了探讨。如诺伯格舒尔兹认为,空间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环境中生活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亨利勒菲弗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富勒(1964)和韦伯(1964)是早期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学者。伯塔德对空间结构的考察总结了这样3个方面的因素:建成区平均密度、密度剖面的梯度、日常出行模式(基于人口统计的密度分布图)来说明不同的城市结构。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就是类型与规则。

我国对城市结构形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顾朝林、武进、范瑛、柴彦威、陈昌海、江曼琦(2001)、赵伟、何海兵(2005)、齐康等人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概念、因素、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对单个城市和城市群体的空间结构和形态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前言: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方法。

1城市结构形态理论:城市结构、城市形态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城市结构形态研究的现状,城市结构形态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演化的模式,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从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连云港是城市结构形态调整的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