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论外文翻译资料

 2023-06-27 09:49:46

英语原文共 1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创业理论

钱德拉.米什拉;拉莫纳.扎卡里

摘 要

创业理论,即创业价值创造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解释了创业经验,从创业意图和发现创业机会,到创业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创业回报的占有(Mishra和Zachary 2014)。创业理论用一个两阶段的价值创造框架充分详细地提供了创业过程的内部情况。在创业的第一阶段,创业者在对创业回报的渴望(即创业意图)的驱使下,利用手头的创业资源,感知外部机会(提示性刺激),发挥创业能力,足以进入第二阶段。有几个创业项目在这个阶段失败了。在创业货币化的第二阶段,创业者可以获得外部资源,如风险资本或战略联盟,以实现增长。当创业者的能力和风险企业的质量难以确定时,投资者面临着逆向选择问题。创业者可以利用激励信号从投资者那里获得更高的估价报价。具有嵌入式动态能力的商业模式设计可以重新配置创业能力,以创造持续的价值和适当的创业回报。

关键词 创业精神;创业机会;创业意图;效果;商业模式

1.引言

创业不仅仅是创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创业被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由创业者主导的价值创造和占有的过程(Mishra和Zachary,2014)。价值创造的创业过程是由创业者和她的创业意图(对创业回报的渴望)驱动的。创业过程不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创业者是创业过程的组成部分。因此,创业意图和资源是创业过程中的内在因素。

创业过程包括创业者识别外部机会;将手头的创业资源与机会相匹配,以实现创业能力;必要时获取外部资源;创造持续价值;以及占有创业回报。在《创业理论》中,创业价值创造理论使用一个两阶段的价值创造和占有框架来研究创业过程的内部情况(Mishra和Zachary 2014)。

在创业形成的第一阶段,创业者在创业意图或对创业回报的渴望的驱动下,发现了一个外部机会(或者机会可能先于创业意图),机会被手头的创业资源利用,产生了效应机制。创业机会被重新配置以发展创业能力,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不对称的优势。创业能力包含了创业资源和重新配置的机会(例如,概念证明)。由此产生的创业能力不受限制地遵循基于资源的理论所规定的有价值的资源条件,即VRIN条件(或有价值、稀有、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条件)。例如,企业家将在风险投资的第一阶段进行效果评估,她可以在她的社会网络中通过资源共享和交易的现象(Baker 和 Nelson, 2005)进行效果评估。简单地说,创业者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向其他人寻求帮助;即其他创业者和客户。在价值创造的第一阶段创造的创业能力为创业者提供了差异化的优势,使她能够进入第二阶段,这就足够了。

在风险企业货币化的第二阶段,如果有必要,企业家可以获得外部资源,如风险资本或战略联盟,并建立或获得互补的动态能力。嵌入商业模式设计中的风险企业动态能力重新配置了创业能力,以维持价值创造和适当的创业回报。创业理论》(Mishra和Zachary,2014)详细介绍了创业过程的两个阶段以及其中的所有子过程。Mishra和Zachary利用创业价值创造理论得出了190个可检验的命题。当创业价值创造理论被应用于特定的创业环境或创业活动时,还有几个命题是可能的。两阶段价值创造框架的详细图示可参见《创业理论》(Mishra 和 Zachary, 2014)。在图1中,展示了价值创造过程的概要。在第一阶段,企业家发现了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外部机会。发明者可以创造一项发明,但企业家不一定是发明者(另见Schumpeter 1934)。因此,创业机会对创业过程和创业者来说是外生的。然而,创业者利用手头的资源感知或看到机会,并通过资源的杠杆作用对其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创造出一种创业能力。在创业意图或对创业回报的渴望的驱动下,发现机会和形成创业能力的子过程构成了第一阶段的价值创造。

第一阶段的过程是反复进行的,直到发现一个真正的市场机会,并形成足够的创业能力,从而进入第二阶段。创业能力包含了创业能力和风险质量,并为创业者提供了进入第二阶段的暂时优势。在第一阶段形成的创业能力被评估为创业者和她的团队是否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制胜策略(Mishra 2015)。

创业能力推动了第二阶段的价值创造和占有。在第二阶段,与动态能力一起嵌入的商业模式设计维持了价值创造,最终实现了创业回报。第二阶段的子过程是反复进行的,因此,创业能力和动态能力维持着价值创造,并使创业回报物有所值(Mishra 2015)。

之前的创业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创业者的角色和创业机会,而不是整个创业过程、其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经济发展理论》中,Schumpeter(1934)强调了企业家作为 '行动者 '和经济变革机制的承载者的作用。根据Schumpeter的观点,企业家的作用是结合生产要素,也就是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协调生产资源。Schumpeter从企业家活动的角度定义经济发展,即进行新的组合,如引进一种新的商品,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发现一个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或进行一个新的产业组织。因此,研究者第一次有了一个创业价值创造理论,它以指数级的结果对创业过程的所有输入、吞吐和输出进行建模,在深入研究其内部或子过程的同时,对创业者和创业的整体进行探讨。

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家是企业形成的核心,企业将与市场有关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家使企业得以存在。企业家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协调比市场交易可能允许的更有效。然而,在Coase的理论之后,公司理论的重点是与交易有关的签约成本和公司治理成本,而不是企业家的作用或创业过程。创业理论(Mishra 和 Zachary, 2014)是真正的创业型公司理论。在所有这些关于公司形成的理论中,企业家的作用是核心。在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和Kirznerrsquo;s的公司理论中,作者并没有解释导致公司形成的创业过程的内部情况。Mishra和Zachary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其他的创业理论中,创业发现理论是由Kirzner(1973)提出的,Kirzner强调了创业者在消除市场中的价格不连续方面的作用,推动市场走向均衡。企业家在获利机会的激励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以较高的价格出售。Kirzner强调,企业家是价格制造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市场力量是由大胆而警觉的企业家行动所驱动的。企业家是被市场上的潜在利润机会所驱动。

Kirznerrsquo;s(1973)的企业家驱动的价格发现理论是建立在Misesrsquo;(1949)的人类行动理论之上。在《人类行动》中,Misesrsquo;(1949)提出,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是由企业家行动驱动的。Kirzner和Mises都强调企业家在推动市场力量和价格机制走向平衡方面的作用,而Schumpeter和Coase则强调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协调企业资源以提高经营效率和帮助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些作者都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企业形成的企业家过程的内部情况。Mishra和Zachary(2014)的《创业理论》提供了公司形成过程的细节。

Kirznerrsquo;s(1973)强调了实现市场平衡的创业机会,即创业者在盈利机会的激励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这导致Shane和Venkatraman(2000)随后发展了个人-机会关系的理论。Shane和Venkatraman将创业机会定义为通过形成新的手段、目的或手段-目的,可以引入新的商品、服务、原材料、市场或组织方法的情况。Shane和Venkatraman(2000)强调了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创业定义为发现和利用盈利机会的过程:即为什么、何时以及如何出现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何时以及一些人而不是其他人如何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以及为什么、何时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行动模式来利用这些机会。

Sarasvathy(2001)提出了效应理论来描述创业过程的性质。Sarasvathy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效应过程,而不是一个因果过程。因果关系过程将一个特定的效果作为给定的,并侧重于选择产生该效果的手段,而效应过程则将一组手段作为给定的,并侧重于利用现有手段在可能的效果之间进行选择(Sarasvathy 2001)。例如,使用一个因果关系过程,一个人制定了一个做特定饭菜的菜单,收集了必要的原料,然后生产了计划的饭菜。另一方面,如果同样的备餐情况遵循一个效应过程,准备者会看看手头有什么原料,然后结合这些资源来生产一个可食用的东西。Sarasvathy认为,创业过程从一组手头有限的手段开始,企业家在潜在的效果之间进行选择,与预先确定的可承受的损失水平相一致。

企业家的作用在产生效果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企业家在各种效果之间进行选择,并利用手中的手段对各种意外情况进行相应的利用。Sarasvathy(2001)提出了构成其效应理论的四项原则,即决策是基于可承受的损失而不是预期的回报,利用战略联盟而不是竞争分析,利用突发事件而不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以及控制不可预测的未来而不是预测不确定的未来。效应理论解释了创业型企业的决策过程与成熟企业的决策过程的性质。

以前的作者都没有解释过创业过程的内部情况或创业的 '黑箱'。在《创业理论》中,Mishra和Zachary(2014)对创业过程的内部进行了统一而全面的阐述,从创业意图、发现创业机会到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回报的占有。

创业理论并没有对现有的创业文献进行回顾。相反,作者利用样本研究来展示与创业过程相关的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由于创业领域是多学科的,因此创业理论整合了多个学科的思想,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决策科学和战略等等,用一个解析模型来解释复杂无序的创业过程的动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创业价值创造理论的两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扩大创业研究的一些潜在领域。

2.从创业机会和创业意向到创业能力

在本节中,我们将解释创业价值创造理论的第一个阶段,即创业制定阶段。由创业意向驱动的创业过程不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创业者是创业过程的组成部分,创业意向是这个过程的内在因素。创业过程是由创业者对创业回报的渴望所驱动的。创业过程并不局限于创立一个企业;该过程一直持续到创业回报的实现。触发创业过程的外部创业机会(线索刺激)可能在创业意图之前或之后。创业者推动这一过程,并且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

创业意图调节手头的创业资源,以感知并重新配置创业机会,通过效果机制(即效果倍增器)形成创业能力。因此,效果倍增器重新配置并提高了创业机会的价值。由此产生的创业能力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种不对称的优势,但这种能力的发展足以使创业者进入价值创造的第二阶段。

创业意向是创业过程中的内在因素,它调节着感知和利用创业机会的创业资源。包括在创业价值创造理论中的创业意向性理论解释了意向性的连续性。创业者沿着意向性的连续体移动,涉及意向发展的多个层次和顺序,以及创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意图支撑着创业努力,并调节资源以形成足够的创业能力。根据创业意向性理论,创业意向,即创业者对创业回报的渴望,是适应性的,意向会根据创业环境中不断变化的条件、挑战和干扰进行调整。因此,适应性意向支撑着创业者的行动和努力。创业弹性、自我效能感、激情、适应性和灵活性决定了创业意向性的水平。这些概念的定义,以及这些变量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在Mishra和Zachary(2014)中得到了详细的解释。

创业机会,无论是由发明者创造的(如发明)还是偶然发现的,都是创业过程的外部因素。机会与创业资源相匹配,因此取决于创业资源或特征,这一结果与个人-机会关系相一致。企业家与发明家不同,他并不创造机会(另见Schumpeter 1934)。这两种功能可以由同一个人承担,但创业过程与发明过程不同。Schumpeter(1934)强调了企业家的行动与发明家的行动之间的区别。换句话说,创业过程是一个更广泛的过程,包括制定和货币化的风险投资,使发明的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

创业者发现了一个外部机会,并重新配置了这个机会,使其具有足够的创业能力来进入第二阶段。创业能力包括价值增强的机会状态(例如,概念证明)。此外,创业认知,即创业者的能力加上创业资源,对于帮助寻找和发现创业机会至关重要。创业者的认知适应能力和先前的知识推动了创业机会的发现。Mishra和Zachary(2014)根据创业者的认知适应性和机会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创业机会的类型。

网络杂烩利用社会网络来增强手头的创业资源。当创业计划和执行同时进行或接近同时进行时,就会出现即兴创作。即兴发挥增强了创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Bricolage和即兴发挥被纳入到重新配置机会和发展创业能力的效应机制和反馈循环中。在我们的框架中,效应机制同时或接近同时地调整手段和效果。创业者可以通过使用社会和家庭网络的现有网络砖块获得这些手段。

第一阶段的效果倍增器利用创业资源来重新配置和加强创业机会。创业价值创造理论中的创业能力理论详细解释了效应机制(Mishra和Zachary 2014)。从效果倍增器到可行性调节器(调节创业资源的可用性)的反馈回路,确保创业者在过渡到第二阶段之前,创业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第一阶段制定的创业能力包含了强化的创业机会(包括概念证明)和创业资源(包括创业能力)。然而,这种创业能力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创业者需要进入第二阶段,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优势。例如,在第一阶段,企业可能会出现亏损或利润率较低,企业与对手之间的竞争差距可能很窄或可以忽略不计。在第二阶段,竞争差距扩大,企业可能实现持续盈利和增长。一个企业可能在第1阶段失败,也可能无限期地停留或停滞在第1阶段,规模很小(即作为一个小企业),而不过渡到第2阶段。

3.从企业家的能力到企业家的回报

在价值创造的第二阶段,风险企业为了维持增长和盈利,建立或获得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60321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