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9 19:18:52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来归纳梳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理论研究现状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近年来并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当前学术界存在三种主流观点:促进论、抑制论、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假说。国外学者最早对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外学者关于理论分析的研究证明主要偏向于实证检验。

1、促进论

“促进论”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提高模仿成本并降低创新扩散,使企业利润增加,导致更多资源用于技术创新,进而企业创新效果越好。Denicolo(1996)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认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有效地提高创新产出。

Greenhalgh amp; Rogers (2012)通过收集英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大量样本,发现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给企业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加上研发技术的保护,能暂时有效地从竞争对手抢走市场份额。

Acemoglua et al. (2012)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如何通过标准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活动。

Li, R. amp; Gong, S.-E. (2013)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了该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

Weidong Wang et al. (2015)根据2000年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之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知识库具有积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