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29 21:12:39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文献综述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有效减少了城乡差距。目前我国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已作出诸多尝试,苏州、成都等城市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但目前我国城乡差异仍旧显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仍亟待提高,城乡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在加快推动城镇化和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发现并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

正文:

目前有关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协调发展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理论界针对我国日益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提出的概念。国家在“九五”计划中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并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中得到继续贯彻和强化[1]
  2. 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区域协调发展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陈秀山、刘红2006)。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张可云, 2007)。区域协调发展指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覃成林,姜文仙2011);
  3.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可以将城与乡看作两个具体的区域范畴,他们位置上相互毗邻,经济上相互依存,职能上相互补充。

2、 城乡关系

  1. 城乡关系是两者因功能各异且互补产生的一种共生关系,是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和功能耦合的状态[2]。城乡关系的相关经济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亚当·斯密在他的开创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地阐释了城乡发展的自然顺序及其演变,同时揭示了地理、贸易、制度、文化变迁对城乡关系的制约与影响的本质[3]。19世纪时,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首次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的著作中探讨了一种城市中的工业和乡村中农业、林业和牧业之间的理想化的产业布局,因而被认为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
  2.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对城市规划的构想继承了欧文关于城乡结合发展的理念,并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主张城乡发展的紧密结合。后来的“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理论”均是霍华德的思想继承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吉提出了Desakota理论,为亚洲地区的许多国家的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城乡一体化
  2. 城乡一体化理论是现阶段城乡关系理论的代表,是城乡关系思想在实践中发展至今必然结果。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经典理论强调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二元结构等理论存在城乡分割和城乡有所偏重的倾向,近年来的研究在思想上逐渐回归传统,城乡关联发展已经成为共识[4]。
  3.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指出这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同时还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支柱产业,农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个基本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
  4. 国内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5. 国内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理论和经验总结、 现状和对策分析、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和区域差异以及对某具体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研究等。
  6. 理论和经验总结包括对国外经验和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较早或较为成功地区的经验和问题总结。李明,邵挺,刘守英认为在工业化早期各国普遍会抑制农村社会和政治发展,但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存在一个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逐步转向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陈伯庚、陈承明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他们认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具有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或是将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结合起来,分析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张 瑶,云振宇等总结了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对我国的经验借鉴,分析了我国城乡一体化标准化现状,提出建设我国城乡一体化标准体系的建议。张永岳认为在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要积极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农业剩余贡献的增长、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应于本地区资源特征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协同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功能。吴根平则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均等发展,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融合的步伐,因此要通过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等措施,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7. 有的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和区域差异方面。周江燕,白永秀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并得出了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差异较大但呈收敛趋势,省际分布整体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北三省穿插其中”的经济地理特征。中国城乡发展的省区差异显著,呈现不均衡特点,城乡一体化水平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公共政策等因素影响明显(汪宇明,刘 高,施加仓,蔡 萌 2012)。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也给予了关注,并得出了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对城乡一体化有积极影响,城乡距离以及城市偏向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体制对城乡一体化有负向影响[5]。此外,对某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经验总结及突出矛盾的研究也是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宋志军、朱战强研究了北京城郊农业区的城市化、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对如何针对城市化、产业化和农民角色转变的复合过程,减少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矛盾、增强城乡一体化过程提出了建议。朱金鹤,崔登峰以新疆作为特定的区域研究对象,通过计算综合统计量动态评价新疆城乡一体化水平,研究表明:2000 至2009 年期间新疆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处于城乡初步一体化阶段向城乡中度一体化阶段推进发展阶段。

5、城乡一体化水平影响的因素

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低,极化现象非常显著。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标志性年份,一些经济发达省区,例如广东省,一些特大型城市,如重庆市,其城乡一体化程度并不高[6]。中国各省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既表现在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上,还表现在这些自然要素的空间组合形式上,从而赋予各个省区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个性[7]。

也有学者运用时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 在现阶段,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等促进了城 乡一体化水平提高。
  • 中国处于城镇化、非农化快速发展时期,导致城市经济规模、农村经济规模对城乡一体化影响不显著。
  • 目前的城市偏向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城市偏向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不利于城乡一体化。
  • 缩小城乡空间距离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
  • 城乡一体化具有显著的时空效应,即各区域内部具有惯性,区域之间存在滞后期的相互示范效应,由此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立体效应”[8]。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基本矛盾,在一些人口特大型省,如山东、河南、四川等更明显。京津沪浙苏地区,公共财政率先向农村地区倾

斜,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向农村地区延伸,成为全国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示范区和领先区。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也开始了城乡综合改革的试点。

6、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以成都和苏州为例

  1. 成都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科学的发展规划为基础,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为路线的成都特色发展方式。城乡统筹、系统推进,是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具体手段,最终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社保、医疗、教育和就业的制度[9]。在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方面,以金牛区天回镇银杏园为例,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特色观光农业。在建设初期就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修建基础设施,农民积极参与,公司负责后期经营的特色方式。通过修建新居工程“银杏苑”和修建珍奇瓜果园、客家聚落等项目,实现了农民集中居住,节约了大量土地和土地的集约开发利用[10]。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 苏州

苏州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其代表性措施,如“三置换”——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置换城镇公寓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以农民拥有的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是推动农民向新兴社区集中居住,推动农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具体途径。同时,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开发,推动资金流向农村,可以大量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的建设,提升农民收益。此外,“三形态”、“三大保障”、“三大合作”、“七通”分别是对推动城镇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受益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间的目标和手段。

由于成都和苏州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式不同,因此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成都经验更适用于我国广大缺少雄厚的财政支持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成都立足市场、广纳资源的模式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苏州经验则更适用于我国东南沿海的较发达地区,依靠充盈的财政和强势的政府力量,苏州政府主导、全面推动的模式是较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为快速有效的途径 [11]。

结论:

基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还较为单一,只是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抑或是对全国的总体测算。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只考虑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没有能考虑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的特点,比如城乡文化的融合;也未能根据新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和各种观念的不断变化,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生改变。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建设美丽乡村与和谐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针对不断显露出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新的建议而非固守已僵化的模式。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一样化,我们需要不断寻找和探索一条既能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又能使城市和乡村根据自身特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理想道路。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姜文仙.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 区域经济,2011.(01): 第14-18页

[2]. 陈方.城乡关系——一个国外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13.(06):第80-89页

[3].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346~ 383,348.[ Smith Adam.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M].Translated by Guo Dali and Wang Yanan.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 346~ 383,348.]

[4]. 叶超,陈明星. 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1): 第34-39页

[5][8]. 刘红梅.中国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 2012:第4-15页

[6].李志杰. 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考察[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95 - 101.

[7]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9]. 许传新, 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J], 2007(03): 第69-72页.

[10]. 刘兴萍.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第31-37页

[11]. 应舒, 我国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2014, 苏州大学. 第49-50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