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患者用药教育要点与实践文献综述

 2023-02-02 22:31:2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胃肠道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以及并发症决定了手术的类型,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研究。手术的类型又包括很多种,肿瘤的外科手术包括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手术或姑息手术、还有激光手术切割或激光气化治疗等。在论文中进行调研和总结,同时归纳出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对于胃肠道肿瘤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会使用必要的药物,以其达到是手术环境更加安全和有效。

在手术前须为肠道准备从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以防止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儿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用胃肠减压。涉及胃肠道手术,术前12日前开始进流质饮食,有幽门梗阻的病人,需在术前进行洗胃。对一般性手术,酌情在术前一日开始做肥皂水灌肠。如果施行的是结肠手术或直肠手术,酌情在术前前一日及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并于术前23天前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在手术后,胃肠道肿瘤患者胃肠道活动减弱,麻醉、手术对小肠蠕动影响很小,胃蠕动恢复较慢,右结肠需48小时,左结肠需72小时。胃和空肠手术后,上消化道推进功能的恢复需23天。在食管、胃和小肠手术后,有显著的梗阻、神智欠清醒,以及急性胃扩张的患者,应插鼻管,连接低压、间断吸引装置,经常冲洗,确保鼻胃管通畅,留置23天,直至正常的胃蠕动恢复。罂粟碱类药物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在术后使用胃肠道药物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去除不利因素,根据不同胃肠道情况使用药物包括抑酸药、促胃肠道动力药、促消化药、泻下药、止泻药等。

在外科手术后应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年老、肥胖、记性呼吸道系统感染等。故应积极使用化痰药,排除呼吸系统的危险感染因素,并保持呼吸道系统的通畅。

对于外科手术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者应继续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戒断综合征。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必做特殊准备。血压过高者(大于180∕100mmHg),术前后应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施行手术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心脏病患者。需要对心脏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降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故应积极纠正心脏危险因素,使用后心血管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美托洛尔片 硝酸甘油片等。

对于有肝炎或肝功能不全的外科手术患者,药物性肝损害是化疗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居药物性肝损害的首位,对人体影响极大,也是肿瘤病人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不能及时纠正,患者不能耐受正常剂量的化疗,化疗药物需要减量,一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继续进行化疗,从而耽误患者有效的治疗。化疗前即患有肝病的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有效控制化疗当中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同时进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及化疗,是治疗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临床肿瘤化疗中,绝大多数抗肿瘤药在杀伤和损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亦产生毒性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这就是化学治疗产生毒副作用的基础。化疗的毒副作用分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种,近期毒性反应又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肝功能损害是化疗中常见的近期全身毒性反应,肝脏常能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当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超过了其安全排泄的速率时就会产生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还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免疫过敏机制、影响肝实质摄取和干扰胆盐及有机阴离子的转运和排泄等。故使用保肝药物如硫普罗宁。

很多肿瘤患者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贫血的发生。失血: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贫血的病因是失血,常见于胃肠道和妇科肿瘤。肿瘤组织坏死,或病变累及管腔或邻近血管,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的表现为咯血、呕血、尿血、阴道出血及实质脏器出血。一些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常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骨髓浸润:肿瘤细胞广泛转移到正常骨髓后,破坏了造血微环境,抑制了造血细胞,使红系造血减少而出现贫血。因此,这也是属于导致贫血的病因之一。红细胞破坏增多: 这也是导致贫血的病因之一。当肿瘤广泛转移时,在微循环中可形成微血栓或/和瘤细胞栓,红细胞通过时蒙受机械性损伤而破碎,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在肿瘤手术中,积极预防和治疗贫血至关重要,对于病人的转归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故积极地使用促血生成药物诸如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