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拙政园的“声景”环境设计手法的当代价值文献综述

 2024-06-10 19:55:38
摘要

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声景”环境设计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本文以“论拙政园的‘声景’环境设计手法的当代价值”为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拙政园的声景环境设计手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当代城市建设、园林设计以及声景环境保护的启示意义。

研究发现,拙政园的声景环境设计以“静”为主,通过“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声画交融”等手法,营造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游园体验,对当代城市声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拙政园;声景;环境设计;当代价值;传统文化

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

#1.1声景“声景”的概念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R.MurraySchafer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指的是人耳所能感知到的,并被个人或社会赋予特定含义的声音环境,它包含了自然声音、人文声音以及人工合成声音。

声景并非单纯的声音物理叠加,而是包含了人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文化理解以及情感共鸣。

#1.2声景环境设计声景环境设计是指以声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声音环境的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创造出符合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声音环境。

它强调人与声音环境的互动关系,主张将声音作为一种设计元素,与视觉、空间等要素共同构建和谐、舒适、富有美感的环境体验。

#1.3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以其精巧的造园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园内亭台楼阁、山水花木布局精妙,形成移步换景的游园体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