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交易中独立保函纠纷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2:08

全文总字数:145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于2016年12月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新兴的独立保函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法可依问题,并且在12条以及20条中明确规定了认定独立保函欺诈及其例外的具体情形和证明标准,也体现了人民法院审慎干预独立保函独立性的价值取向。但该司法解释相关兜底条款仍具有相当大的弹性,无法在司法实践中对具体情形适用界定明晰。独立保函到底有多独立?独立性的效力如何?独立保函是否受基础交易合同的效力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受影响?独立保函欺诈例外频发,如何弥补这一制度缺失?我们如何更好的进行独立保函规则的法律适用?

研究的意义: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近期以来我国企业涉外国际商事交易也愈发频繁。独立保函作为国际商事交易中不可或缺且使用频率较高的金融担保方式,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商业效率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独立保函在我国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各商事主体、金融机构对独立保函的研究与认识停留于初步层面,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迅速增加,逐渐成为涉外商事活动中的常见纠纷种类。于是,我们需要结合最新出台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URDG758规则等国际条约,提出在新司法解释的规制下的司法认定理念和处理原则,综合国内外研究经验,尝试提出更为完善、合理、起到鼓励商事交易作用、提高交易效率的国内制度设计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独立保函的定义,独立保函的法律性质(独立性的研究单据性、独立性),保函欺诈情形与欺诈例外研究,制度设计建议。

计划:对于研究方法的计划是,对于独立保函的的定义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国际通说和各国学说。对于独立保函的独立性这一分析,除了比较分析法之外,还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配合案例说明独立保函的相关法律性质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困境,比较生动,易于理解。侧重案例样本、争议焦点进行统计分析,从司法实践中寻求规律,不断总结归纳。对于独立保函欺诈和欺诈例外,以及对于制度设计的建议,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结合新出台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说理,提出问题,从问题中需找解决方法,从而提出具体建议。

对于内容:将会把视角更多的放于国际商事交易中,探寻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方法;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的细化;主要对制度设计和独立保函规则的法律适用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国际商事交易中独立保函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以个案分析为主,难见到大样本分析。也可能是因为独立保函独立性和保函欺诈这一问题自身的模糊性决定的。在这样抽象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当主动探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偏差,本文主题为国际商事交易中独立保函的实证研究,就更应侧重案例样本、争议焦点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司法实践中各方当事人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的细化,法律规定措辞(也就是制度设计还不够具体)的更为精确,上述文献的探讨还不够深入,说理较为苍白,这也是笔者应当避免的。其次,多数文献大多把国内国外的独立保函放在一起讨论,而笔者将会把视角更多的放于国际商事交易中,探寻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方法;大多数学者对独立保函的法律适用讨论太简单。最后,面对大多数文献对案例的实证研究做得不够到位,笔者也将侧重案例样本、争议焦点进行统计分析,从司法实践中寻求规律,不断总结归纳,为独立保函制度在我国的进一步优化做努力,使文章更客观理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