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博物馆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1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公众获取知识资源的重要场所。而植根于大学文化土壤中的高校博物馆群,是博物馆中独特的一脉,承担着博物馆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无论对于大学本身还是社会公众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理论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对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探究越来越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义务。对其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研究,并找出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也对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乃至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重大理论意义。(二)现实意义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价值,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集群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也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本选题以南农农博馆为个案研究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一)国外研究现状1.公共文化服务研究(1)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及特点国外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定义:从提供主体来看,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社会提供给公民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从服务对象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大众广泛参与为主要实现方式;从主要内容来看,公共文化在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应该贴近它所服务的对象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生活形态与价值追求。这体现了国外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不同维度的思考,对于我们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学者认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普遍性、多样性、公众参与性等原则。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具有的特点。(2)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起步早,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模式,大致有三种 :“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以及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的“合作共建”模式。经过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将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市场分散型和“一臂之距”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即通过中央部门及下属的行政部门直接领导文化服务的开展,我国也属于此种模式。○2“民间主导”模式美国、德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即政府主要依赖各类文化团体和机构和政策法规来对文化服务进行管理,这种模式中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模式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开展文化服务,故又称为“市场主导”模式。○3“合作共建”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士为代表的“一臂之距”模式,也叫“分权化”模式,即政府与民间文化团体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民间团体进行管理,政府并不直接参与文化服务事业。这三种公共文化模式各具特色,也是不同性质、不同国情的国家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选择的结果。我国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模式,但这并不妨碍我国在具体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上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模式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不足。我国也在积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取之处。2.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1)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国外博物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定位不仅仅在于藏品陈列、主题展览和导览服务功能这样的基础功能,更侧重于公众教育功能。国际博协定义中的博物馆教育,其目的在于传播知识、价值、文化,以此激发公众积极正面的价值观、道德感和创造力,培育公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探索精神。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Edward H.Able,Jr.认为 “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2)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借鉴胡俊(2013)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例研究美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经验借鉴:注重博物馆的社会公共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同样值得借鉴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宣教部门分工有序,按照服务对象分为教育、家庭、公众及特殊群体四个业务负责部门。[5]而中国博物馆的业务专门化亟待提升。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博物馆应加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在打造博物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和移动化方面也应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博物馆特色提高整体公共文化服务层次。(二)国内研究现状1.公共文化服务研究(1)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做出了界定。在这些观点中,陈威教授的说法是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他指出,公共部门为了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素质、修养,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总结学者观点,可以得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提供的,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布公共文化信息、为城乡居民生活和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必备保障和创造条件。公共文化服务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版、报刊、互联网、演出、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文化领域。(2)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宋东明(2016)将公共文化服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公共文化服务就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第二类公共文化服务是那些对各种特殊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一种扶助;第三类是对文化原创要支持、资助。周晓丽、毛寿龙(2008)认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具有排他性和一定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务;二是具有非竞争性和一定排他性的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务;三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均不充分的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务。我国官方将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3)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各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主要从公共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有的学者侧重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特征,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积极外部效应的公共服务,是一种公益性的服务”周晓丽(2008)也认为,首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其次,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坚持公平性。曹爱军(2009)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的是人类素质提升与自我发展的需要,面向的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很多是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带有非赢利性。公共文化服务平等地向社会的每个成员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公众的共同利益目标,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一个成员的消费和受益通常并不影响另一个成员的消费和受益,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这是用非赢利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的做出的进一步解释。(4)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借鉴国内学者对于国外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不计其数,有些学者从具体国家的做法中得出可借鉴的经验。例如:苗瑞丹(2016)探索了英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分权与共治经验,提出以下三点借鉴:正确界定政府的责任,采取适度的分权化运作模式;发挥非政府文化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现代治理结构;秉承公共精神与服务理念,推动公民文化权利与文化公平的实现。金雪涛(2013)等学者分析日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等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基础支撑和引导作用;对政府角色与规制行为进行适应性调整。也有些学者综合分析总结出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对我国的启示。李雅(2017)总结西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得出三点启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重视文化多样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经济、教育、外交等部门的联系。这些启示对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1)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及功能国内对于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出现的比国外晚,近年来,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作者总结各学者的观点,将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为研究中心。窦志斌(2013)指出,博物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除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性外,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本质属性,即公共性。吉林大学的史吉祥(2008)提出公共性主要包含公正性、公平性、公益性、公开性,更详细地阐述了博物馆公共性的内涵,被更多的研究人员所接受和采纳。○2以博物馆服务功能为中心的研究。王凤英(2016)提出,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最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服务,服务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公众的文化需要。曹植森(2016)指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公众参与到博物馆的管理与服务之中,能够帮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实现。○3以博物馆教育、游览为中心的研究。姜艳、苏同林(2015)总结了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发挥社教功能的公共文化服务特点。并进一步解释:现代博物馆具有三大功能,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而其中社会教育职能是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最主要特征。龚良(2017)则引用了史蒂芬尼诺比著、萧凯茵译:《从物品的墓地到思想的摇篮——从古德到数字化时代史密森博物院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中的博物馆是“孕育活跃思想的温床”这一经典观点,指出博物馆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特征。这些观点都体现出了博物馆作为一个提供公众教育的平台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功能,博物馆的教育、游览功能也正是其与普通公共文化组织有所区分的重要一点。(2)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窦志斌(2013)指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公众获取知识资源的重要场所。这说明博物馆在积累、传承、创新、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汤兆红(2012)强调博物馆肩负起实现文化遗存公益性价值的重任,加强博物馆建设并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公众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问题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问题,诸多学者在各个方面都有其不同的论述,作者大致将其分为教育问题、服务问题、设施及建设问题三个方面。○1教育问题单驿(2018)指出,博物馆受众范围较小,社会教育职能发挥不完全,这体现在公众文化普及中,讲座、活动等都只集中在学生群体,博物馆开展的活动也基本都以从业人员或博物馆爱好者为主,受众面局限,公众参与性不高。还有学者提出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制度化欠缺的问题,博物馆虽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育机构,但同时承担着公众教育的职能,现今许多博物馆教育方面所体现出的制度化欠缺也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2服务问题李宜群(2014)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双众满意程度是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基本体现和根本依据。因此搏物馆必须突破传统的以陈列展览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加强员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教育与学习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博物馆还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人文氛围不浓;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认识不清晰;服务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3设施及建设问题张驰昊(2016)指出,博物馆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够保证其正常开展社会功能。优化基础设施,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开展。很多博物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硬件相对落后,升级速度较慢;数字化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4)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针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大致为如下三个方面:○1教育方面秦博等学者(2018)提出,提升宣教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需要在博物馆专业方向培养出多的高素质人员,提供讲解服务时才能针对不同对象给予针对性服务。龚良(2017)博物馆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是在公众和博物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教育和贴心服务将观众体验置于最高位置是博物馆教育的本质。还有学者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提升教育水平,创建终身课堂的建议。这些都是针对博物馆教育方面对于共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体现了公众教育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2服务方面张秋红(2017)提出,博物馆文化设施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增加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单驿(2018)指出,在遵守服务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思想活跃,从服务中体现文化,教育中传播文化,把服务作为一种宣传文化、传播文明的手段。从增强服务体验、提升馆员素质两个方面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这表明服务问题的解决对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抓住“服务”的核心,才能使服务贯穿于博物馆之中,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3设施及建设方面姜杨(2015)提出从建设博物馆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博物馆数据库、改良多媒体技术三个方面提升博物馆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能力。张秋红(2013)指出,博物馆的设施建设是硬件,那么博物馆的讲解员则是软件。软硬件建设相互配合,才能让博物馆这一机器高效运转。这充分体现了建设软硬件设施的同时增强博物馆人员素养,才能实现高品位发展,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3.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是指:高校博物馆在保证其自身文化育人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逻辑起点、以满足公众教育、研究、欣赏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博物馆文化产品与博物馆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1)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作用同其他博物馆一样,高校博物馆同样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其功能和作用不仅包含着其他博物馆具有的公众教育、公共服务等还兼具了高校博物馆自身特点和优势。谢文静(2014)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其博物馆是殿堂中的最精华部分,具有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佐证理论教学,及传播德育知识、美育文化、智育知识等功能,并将馆藏实物等 “冷文化”变成可亲且可敬的校园文化。这是高校博物馆对学校作用的体现,同时高校博物馆也承担着公众教育的重要功能,将校园文化和公共文化结合起来。李战权(2012)认为,高校博物馆收藏的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保存的是文化之根,弘扬的是文化之魂,它对于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大学既是一种教育机构,又是一种文化存在;既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各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论述,作者大致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开放程度不高。杨剑平(2001)指出,高校博物馆的特点是馆藏丰富,多年的工作中收藏了不少稀世珍品和科研成果,每个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藏品。但这些资源没有与社会共享,而被封锁在校园之内。许多高校博物馆开放度不高,只有在相关活动或来宾到访时开放,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知晓度低,难以体现其公共文化服务价值。○2优势发挥不足。谢祥(2016)指出,除教学和研究外,高校博物馆还肩负着科普、展示、交流等社会服务责任。但许多高校博物馆并未发挥其优势服务公众,被动化服务明显。还有许多博物馆藏品陈列展览单调,数字化进程缓慢,信息化技术运用有限,缺乏充足的志愿者与讲解员,与社会博物馆相比显得吸引力不足。○3宣传力度不大。陶伟(2016)指出,作为高校来讲,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并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甚至会因为带来的拥挤等管理问题而被视为反面资源,一般很少会去宣传。这表明高校博物馆与公共博物馆长期缺少互动,因此,无论在博物馆行业内还是在社会上,高校博物馆的知名度都难以得到提升,无法扩大社会影响力。(3)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1面向社会,服务民众胡昊(2015)指出应加强高校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打破高校博物馆的封闭运作模式,除了面向校内增强博物馆育人功能之外,更要面向社会树立高校博物馆良好形象,增强博物馆服务公众的能力,从而强化高校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加强公共教育是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定功能,也是对其发展的长期要求。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也应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服务。○2结合优势,创新发展张弛(2016)把握自身特点是高校博物馆厘清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的重要基础。高校博物馆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特色,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教育、研究、展览活动。高校博物馆应探索并完善教育方式,把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目标有机结合。同时也应注重自身的特色定位,将专业性与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3加强宣传,拓展功能季瑾(2015)指出应以功能拓展带动高校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应改变目前高校博物馆以收藏、展览和参观接待为主体功能的现状,通过功能拓展全面参与到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之中。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来源渠道丰富,高校博物馆必须拓宽自身的展陈阈限,综合建设馆区,以此为市民提供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4.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研究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以下简称南农农博馆),是国内第一座系统展示中华农业文明和历史渊源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南农农博馆在展示我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南农农博馆的研究学者惠富平,朱晓雯,卢夏从高校农业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为研究对象, 总结了南农农博馆农史遗产的集藏展示功能、教学与科研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功能三个方面的功能。同时提出农博馆应在促进人馆互动、注重文化渗透、加强文化传承三个方面进行提升。而对于南农农博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尚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本选题将选取南农农博馆作为个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南农农博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希望对于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应用前景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一个高校博物馆单独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本选题拟通过个案研究南农农博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问题,剖析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在完善南农农博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对于促进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Our creative diversity,the rept of the wld commission on culturedevelopment[M].Paris:UNESCO Publishing,200610-12[2] YOSHIMOTO M. Reconsidering the exping rolenew paradigm f Japan’s cultural policy[J]. NLI Research Tokyo, NLI Research,2008,511-3[3]罗尔著,董洪川.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20[4]胡俊.关于美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及启示——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为例[J].上海文化,2013(12)121-127.[5]唐泽慧.美国博物馆的公众定位与筹资模式[J].中国美术馆,2006(10)13-17[6]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01)90-95[7]宋东明.公共文化服务内涵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6)203[8]张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政治意蕴及其供给逻辑[J].理论探讨,2015(02)150-153[9]曹爱军.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蕴涵与价值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06)40-42.[10]苗瑞丹.英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分权与共治经验及其借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04)169-175.[11]金雪涛,于晗,杨敏.日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探析[J].理论月刊,2013(11)173-177.[12]李雅,马越.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7(03)37-43.[13]窦志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探析[J].鄂尔多斯文化,2013(01)20-24[14]史吉祥.论博物馆的公共性[J].中国博物馆,2008,0323-28[15]王凤英.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华侨大学,20168-10[16]姜艳,苏同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基于江苏省博物馆的调查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52-6[17]曹植森.鄂尔多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6-10[18]史蒂芬尼诺比.萧凯茵.从物品的墓地到思想的摇篮——从古德到数字化时代史密森博物院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中国博物馆2015(1)[19]龚良.从社会教育到社会服务——南京博物院提升公共服务的实践与启示[J].东南文化2017(03)107-112[20]汤兆红.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为例[J]. 科教文汇, 2012,05203-205[21]单驿. 大连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8-9,12-13[22]李宜群.博物馆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试探[J].兰台世界,2014(17)103-104[23]张驰昊.浅谈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和地位[J].信息化建设,2016(01)284.
[24]秦博,石若瑀,崔嘉宝,邹子婕,安婷宇.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3)140-141.[25] 张秋红.公共文化服务与博物馆的文化担当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2)143-144.[26]杨剑平.高校博物馆对社会开放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1(05)59-60[27]姜杨.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D].吉林大学,201514-16[28]谢文静.高校博物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评论,2014(07)18-20.[29]李战权.对新时期发挥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0)57[30]谢祥,章鑫,沙迪.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02)22-29[31]陶伟.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中国高校博物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10-12[32]胡昊.将高校博物馆建成公共文化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5(02)57-58.[33]张弛.实现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74-75.[34]季瑾.高校博物馆在公共文化场域中的社会功能评价[J].兰台世界,2016(14)31-33.[35]惠富平,朱晓雯,卢夏.浅议高校农业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01)45-48.[36]顾芳,曾芸.揽中华文明精华 集古今农业稀珍——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南京农业大学正式成立[J].中国农史,2004(04)126-128.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本课题拟通过个案研究,以南农农博馆为切入点,结合调查数据研究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并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分析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尝试对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一)分析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可供参考的研究素材,导入理论框架与知识脉络。(二)个案研究法。选取南农农博馆这一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高校博物馆整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情况。(三)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校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获取学校师生对于南农农博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情况,为文献资料作补充。(四)访谈法

对南农农博馆负责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农博馆的具体情况,为问卷调查作补充。

三、可行性分析1.理论知识充足可靠。本人已系统地学习过社会学研究的理论知识,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曾参加社会调查,srt学术训练等,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所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有过了解和认识,对选题内容感兴趣肯钻研,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研究精神。2.设备资料详尽完善。本人持有单反相机、录音笔、手机、电脑等设备,可为开展本选题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本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关于管理学,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资料。3.研究方法准确科学。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收集最新相关信息,运用spss软件进行调查分析,并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保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4.师资力量强大雄厚。本人所在公共事业管理系拥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可为本选题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与此相关,能够为本选题研究提供具体而深入的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一)研究对象创新。

以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少,以南农农博馆为例研究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

(二)研究思路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一、筹划阶段2018年9月1日——10月10日:搜集南京博物院内部管理的相关资料,确定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

2018年10月20日——11月20日:搜集资料,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

二、 资料收集阶段2018年11月21日——2018年1月20日:进行问卷调查并整理调查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