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东北地秧歌的保护与传承方式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3 08: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东北地秧歌历史悠久,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秧歌主要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主要流传于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富含民族元素的宗教与礼仪文化,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在长期的发展中对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东北地秧歌在发展中遭遇困境,传统的秧歌演绎方式与现代化的生活难以结合,秧歌中的某些封建元素逐渐被时代淘汰。如何将时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研究的趋势。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从非遗角度来研究东北地秧歌中地秧歌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可以丰富现有的对东北地秧歌保护传承方式的内容。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于东北地秧歌本身表演形式与技巧技法的宏观保护,针对具体的某一地区的某一种秧歌种类的探究比较少,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弥补这一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以地秧歌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展开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访谈等方法,对东北地秧歌发展至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其在保护和传承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创新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将东北地秧歌的健身与娱乐功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挥其社会价值,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二、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东北秧歌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和整理。

2.访谈法:通过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进行访谈,采访文化部门相关人员、从业者、传承人与普通民众,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材料作为论文你的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视角创新

以往的资料多是从东北地秧歌的舞蹈技艺本身出发进行探讨,而本课题则是从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视角比较新颖。

2.内容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本课题将在2016年9月2016年5月进行,预期研究进展如下:

2016年9月1日9月30日: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