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特色街区的功能演化与文化延伸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23:58: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主要根据现国内外有关特色街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的研究文献探讨文化延伸在古城历史性特色街区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和存在意义,并针对现存的特色文化保护与利用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与意见,以期对未来特色街区在功能演化及文化延伸方面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RichardC.Prentice,Stephen F.Witt,Claire Hamer (1998)在《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一书中对街区的范围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Jay.B.Barney的管理学著作《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中对关键资源做出的三个评判标注:1.有价值2.稀缺性3.不可模仿和替代性。加拿大地理学家勃特勒(R.W.Butler)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成果,提出S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主要从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复苏阶段7个阶段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进行探讨。

国内:周志平(2006)《我们需要怎样的特色商业街》和潘诗盈(2010)《我国大中城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均详细阐述了我国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现状;王小凡(2008)《浅谈商业街的文脉与特色》则通过长沙为例,以从文脉和特色创新上探讨特色街区的未来发展之路;刘文俭(2010)《特色街区建设与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与周旋旋(2011)《塑造桂林特色街区的城市设计策略》中都重点针对老城区的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其它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古城特色街区的文化延伸及商业经营模式也比较关注,王灵羽(2007)《城市特色街区的分类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中从例举北京798街区的历史开始,叙述了其演变过程,并对798的未来做出判断;徐辉(2010)《城市特色街区中的旅游文化开发以杭州中山路为例》则是以杭州为背景分析其存在的条件及未来市场前景,并提出了以小文化赋予城市新鲜活力的的概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国内外历史性特色街区的发展及功能演化研究及根据我国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具体分析夫子庙历史性特色街区的功能演化和文化延伸方面的内容

研究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针对夫子庙特色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延伸问题提出设想与解决方案

2.古城文化与新型市场经济如何协调

3.历史文化保护与街区规划矛盾如何解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