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在消费者行为模型中的中介作用开题报告

 2022-03-12 15:06: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对于我们而言不再陌生,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线上购物。线上消费更加的便捷,提供的选择更加丰富。纵观现在对互联网消费行为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营销方式、互联网消费行为的特点,少有从心理账户分析。心理账户是一种个人、家庭或组织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对经济活动的关注、编码与评估。心理账户自从提出便能解释不少消费者不理智行为的问题,心理账户否定理性人假设,进一步拓展有限理性的假设。从心理账户方面解释消费行为不仅能够为我们消费者认识到自身消费模式的缺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能给商家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线上行为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理论模型,利用数据验证模型假设。心理账户、消费者行为和线上模式三者之间的作用模型的提出假设与验证。

预期目标:数据分析验证模型的假设,为消费者本身和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增强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和营销策略的建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 spss数据分析法

1、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相关概念部分主要阐述心理账户、消费者行为和线上模式这些相关变量的概念。而研究综述部分,在于基于前人研究,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总结文献并进行述评。

2、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相关的关系模型,并将研究的变量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代入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刘沁娴.基于心理账户的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 王宁.心理账户视角下消费者在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与模拟[d]. 北京邮电大学,2014.

[3] 陈乾鑫,孙晓敏.心理账户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 心理研究,2014,04,65-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022.01:搜索文献,阅读文献,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思路

2、2022.01-2022.02:进一步精读文献,完成论文任务书

3、2022.02-2022.03:整理文献综述,提交论文提纲,设计调查问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