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蘵萼片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18 21:16: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苦蘵,为茄科酸浆属植物,别名:蘵、黄蘵、蘵草、小苦耽、爆竹草、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劈拍草、响铃草、响泡子。生长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入西南,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夏、秋季采全草,可以鲜用也可以晒干。苦蘵,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株高30-50cm,茎多分枝,且分枝纤细。叶柄长1-5cm,叶片呈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长3-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近无毛。花长4-6mm,直径6-8mm,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萼钟状,5中裂,5浅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淡黄色,喉部常有紫色斑点,;雄蕊5,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1.5mm。浆果球形、直径长1.2cm,包藏于宿萼之内,宿萼膨大、膀胱状,草绿色色或淡黄色,具棱,棱脊上疏被短柔毛,网脉明显。种子圆盘状,长约2mm。花期7~9月,果期9~11月。苦蘵不但富含氨基酸,黄酮等有机活性成分,它的果皮、根皮、果实、花、叶均可入药,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苦蘵能够治疗慢性气管炎、黄疸、睾丸炎、细菌性痢疾

随着防腐剂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与开发植物天然防腐剂显得尤其重要。苦蘵不但具有营养价值而且提取物安全性高,人们一直没有重视苦蘵在抑菌方面的作用,而且国内外对苦蘵的研究报道很少,对苦蘵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研究更少。研究苦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不但有利于人们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苦蘵,拓宽苦蘵的用途,而且对于开发植物天然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苦蘵萼片原料制备,原料干燥和粉碎处理。

(2)利用不同溶剂对苦職萼片进行萃取,并获得不同极性的萃取物。

(3)采用滤纸片法(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对各种苦職萼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苦蘵萼片进行提取,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五种菌的抑制效果,再通过1/2体积对半稀释法来测定各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值,最后对抑菌活性最好的提取物进行抑菌机理的研究。

实验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冉先德.中华药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517.

[2]昆明植物研究所.毛苦蘵(变种).《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09.

[3]吴泳,王建平.社会有机化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4-12-22~2015-03-20接受任务、查阅和翻译文献、撰写及完成开题报告;

2、2015-03-21~2015-04-6原材料处理,完成不同相的提取原料有效成分的提取任务。制备培养基及实验所需的各类试剂;

3、2015-04-7~2015-05-01滤纸片法测定苦蘵萼片各提取物的抑菌效果;4、2015-05-02~2015-05-28进行苦蘵萼片各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得出抑菌效果最佳的提取物。研究苦蘵萼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