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5:04: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 、技术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高速、灵活、专用、可靠 、自动、安全、省油、减少废气污染等方面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利用电子技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系列问题成为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发展更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研发和应用对提高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整个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性能变化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工作状态,判断和分析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性能状态对于汽车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电控汽油燃油供给系统在明显提高了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较为突出的 是复杂电子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及故障诊断问题。申腔发动机的故障率是极低的, 但是, 一旦有了故障,对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寻找却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详见文献综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衍生相关的汽车检测设备。80年代后,人工智能诊断法开始运用,之后早期的OBD(车载诊断系统)出现,1988年贝叶斯故障网络的建立来推理判断出故障成因,之后数据流逐渐发展到汽车领域应用进行故障诊断分析。

我国70年代对于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开展深入研究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汽车故障与研究技术的相关进展主要集中在具有针对性的专用检测仪器的研究创新中。1980 年后逐步对多功能车外诊断仪器进行开发来进一步增强诊 断信息以及功能的准确性。1988 年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用 DBASE 语言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开发;1990 年开始华中理工大学着手于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行开发。河南农业大学的吴心平在对电控发动机故障问题诊断技术的研究中使用了波形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并且在电控发动机的各种零部件中进行了有关的波性检测,对试验获得的数据与波形图进行分析研究。对有关氧传感器波形的测试方法、喷油器波形、次级点火电压波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为后续人员进行波形诊断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详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运用相关测试设备,采集必须的技术参数(压力参数、脉宽等等);

2.对采集参数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变化对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运用LabVIEW对电控燃油供给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解决故障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