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30 10:35: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城市群是在特地的区域范围内,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的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为依托,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8220;集合体#8221;。城市群一经形成,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能够促进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均等,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群的规模效应等,有利于各个城市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每个不同阶段制定分类的针对性政策,有利于促进配套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和发展成形,也推动了城市群的发育成熟和功能完善。

2016年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江苏提出了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规划,具体规划中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的特大城市,应该继续推进宁镇扬一体化的发展,作为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龙头;苏州邻近上海,与上海联系紧密,向上海靠拢,规划建设成上海的双子城;将南通培育成千万级人口城市,弱化苏中的概念。扬子江城市群规划一共涉及了八个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南通、常州、无锡、扬州、泰州、镇江,扬子江城市群规划开始以后这些城市之间联系会越来越密切,相互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未来中国将建成六大城市群,城市群的概念将越来越突出,研究城市群的内部发展将会对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城市群可以更好的了解城市的产业结构等,了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找出城市与城市之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我选择了扬子江城市群这个题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现状:(1)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为了响应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2)扬子江城市群涉及了八个城市,每个城市在整个城市群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以南京为龙头展开建设。

2、关于城市群的研究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内容:

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是江苏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出。简逢敏、王剑(2011)提到,2010年5月份正式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会更有效地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互动、交流和协作。他们从数字城市群的发展角度,为长江三角洲数字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吴福象、沈浩平(2013)以长江三角洲的16个城市群为例,提出了由于要素的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在城市群中要有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要能最终形成不同的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机制。

周蕾(200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南京制造业集聚程度总体不高,而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它的制造业集聚城市会影响其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工业发展地位,所以要通过提高南京的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来提高南京的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南京的工业生产规模虽然在上升,但是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却在下降,也值得引发重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1月27日,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11月27日-2022年12月31日,进行基础材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老师;

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19日,对此前查找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规划,进行数据测算和比较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简逢敏,王剑.数字城市群若干问题的思考--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例[j].城市研究,2011(5):95-102.

[2]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城市群产业发展[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5):36-43.

[3]周蕾.南京制造业聚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