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制与政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22:07: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巨额双顺差的状态。

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政策导向因素、经济结构问题、消费需求等内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因素,我国国际收支大规模顺差的格局不会迅速消失,并且伴随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会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增加较快,顺差额度较大,这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必然带来深刻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首先,在深入阅读研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构成情况、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它的产生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具体影响;其次,由于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金融危机、量化宽松、人民币汇率制度等等,利用规范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予以深入分析;然后,建立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模型,结合我国现阶段国际收支调节的现状,讨论国家在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最后,针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拟解决的关键的问题1、国民储蓄投资失衡2、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我国长期加工贸易出口持续顺差的粗放型格局3、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8220;马歇尔-勒纳条件#8221;4、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5、外商直接投资有余,对外投资不足6、外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7、对国际游资监管力度不够(3)写作提纲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三)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四)相关概念界定(五)创新与不足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及影响分析(一)经常项目失衡现状分析(二)金融与资本项目失衡现状分析(三)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三、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因素(一)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二)金融与资本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四、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机制五、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menzie chinn eswar s. prasad(2000)通过18个工业化国家和71个发展中国家 1971 到1995年度的数据,利用截面和面板估计等计量方法研究经常帐户的跨国、跨期变动,目的是对经常帐户的决定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主要研究了决定经常账户(ca/gdp 作为因变量)的八个解释变量:政府预算、相对人均收入、人口依存率、平均实际gdp 增长率、贸易条件波动、净外国资产头寸、开放度、金融深化。

实证分析表明:整个样本国家都存在政府预算、净外国资产头寸和ca/gdp正相关;发展中国家还发现更高的贸易条件的波动和更大的经常账户盈余相联系;在发展中国家,开放度指标似乎和较大的以赤字存在着联系;gdp增长率似乎没有表现出和ca之间存在系统性联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研究计划2022.12.-2022.01 通过查阅国内与国外的文献,得到有关国际收支具体两个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构成情况和数据支持,找出它们失衡的影响因素;2022.02 就国内收支失衡的现状,在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2022.03.-2022.04 针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撰写方案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三)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四)相关概念界定(五)创新与不足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及影响分析(一)经常项目失衡现状分析(二)金融与资本项目失衡现状分析(三)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三、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因素(一)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二)金融与资本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四、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机制五、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5. 参考文献

[1] 丰云. FDI对中国国际收支#8220;双顺差#8221;结构的影响分析[J]. 企业导报, 2013(9):8-9.[2] 甘宜沅, 周倩雯, 林硕.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4):19-24.[3] 高婷婷. 储蓄-投资差异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4] 郭路. 中国国际收支余额变化与宏观经济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12(2):41-48.[5] 韩继云. 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 改革与战略, 2013, 29(2):72-74.[6] 金晓梅, 金晓祺, 张建华. 浅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J]. 时代金融, 2013(21).[7] 林博, 王川. 国际收支的人口结构效应研究[J]. 南方金融, 2013(10):49-53.[8] 林劲松. 如何看待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问题[J]. 北方经济, 2014(4):62-63.[9] 李呈琛.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X).[10] 李沂, 肖继五, 崔建军. 人民币升值能否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基于FAVAR模型的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 2012(3):30-39.[11] 李呈琛.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X).[12] 马斌.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评述[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 24(4):58-61.[13] 邱艳涛. 国际收支#8220;双顺差#8221;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14] Kraay A.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0, 14(3):545-570.[15] Koivu T, Garcaherrero A. Can the Chinese Trade Surplus Be Reduced Through Exchange Rate Policy?[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7.[16] Makin A J. Does China''s Huge External Surplus Imply an Undervalued Renminbi?[J]. China World Economy, 2007, 15(3):89-102.[17] Algieri B, Bracke T. Patterns of Current Account Adjustment-Insights from Past Experience[J]. Open Economies Review, 2007, 22(3):401-425.[18] Salvatore D. Twin deficits in the G-7 countries and global structural imbalances[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6, 28(6):701-712.[19] The World Bank, 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 1999.[20]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