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20 19:52: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它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使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8220;开放、平等、协作、分享#8221;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特征。在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参与形式,而不是传统金融技术的简单升级。

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态趋势,剖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展开诠释。然后以四大行之一农行及股份制银行之一浦发银行为例进行分析,使有关各方系统了解传统银行业在遇到互联网金融模式冲击下的困境及不足。接着对其目前做出的应对策略进行阐述,继而探索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更好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互联网金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其交易量和交易规模都有了极大幅度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交易规模(线上、线下交易规模总和)达到6.91万亿元,完成2013年全年交易量(104221亿元)的66%,行业增速稳定(赛迪顾问数据)。2014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大力拓展新兴行业的业务,其中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推出的余额宝,因为短短几天内便带来高达超过百万级的客户以及几十亿的销售,令业内受到极大震动。2013年,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累计达到830万亿元。这些数据另一方面也表明,电子交易量与交易额的增长极大的挤占了传统金融业的交易份额。

互联网信贷规模迅速扩大。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其在2012年完成贷款数额达40亿美元,2013年更是累计贷款额达1500多亿元,小微信贷的客户数量有已经达到64万,不良率不到1%(中国电子研究中心数据)。   P2P网络贷款平台出现。自2011才出现的P2P贷款平台,目前已有上百家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以人人贷、拍拍贷最为典型。整个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互联网企业业务扩展。现今众多互联网企业不只局限于第三方网络支付,而是借助信息、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增强创新,不断向融资领域扩张,未来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抢夺银行客户资源、替代银行物理渠道,颠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   短短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让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压力。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更加开放和透明,同时在信息对称、传递、处理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都比传统的银行业更具优势。它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对传统银行业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找出其规模壮大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李好好;周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相应对策[j].企业经济.2015

[2] 张松.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北京: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2015

[3]陶丽娜;于好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研究[j].科技视界.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