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3 20:22: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来控制和调节经济变量,如货币供应量、利率、信用量等。判断政府或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从理论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着手。理论方面,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否可以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效果,然后判断影响程度如何;具体实施方面,政府或中央银行是否可以通过该项货币政策的实施来调控经济运行,引导市场,从而实现所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变量,从而达到预期经济目标,这个过程不仅是检验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也是考察和检验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

中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运用过程中的不一致,虽与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不符,但却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国际背景下实现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这说明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运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有其特殊的现实考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冲外部流动性,政策阻力较小;其次,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价格型工具调控通货膨胀的渠道不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价格型工具失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途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如何正确的运用这两种工具,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结论提出一些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数量型工具的代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价格型工具的代表,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2、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联系密切,而是否正确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重点分析这两类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效果及其相互制约因素;其次介绍我国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选取相关变量构建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都对产出、物价等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利率对产出和物价的扰动效应大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情况,提出合理配合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政策建议,优化货币政策工具,更好的发挥政策效果。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12.10-2014.12.20选题

2018.1.1-2018.1.15开题

2018.1.20-2018.2.15确定写作提纲,文献收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