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数学中的命题开题报告

 2022-03-22 20:32: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学命题这个命题本身的理解和组

成的熟悉是我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我们知道命题由一个命题可得出四个命

题,分别为:

1.原命题:若P则Q;

2.逆命题:若Q则P;

3.否命题:若P则非Q;

4.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

同时,命题有真有假(真就是命题成立,假就是不成立),以上四种命题的真

假关系可以归纳为:互为逆否的两命题,真则同真,假则同假。由此对于命题

的证明又多了新的方法,该论文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从简单原始的理论入手,

将一般命题(一条件对一结果)拓展为(多条件对多结果),从而扩大该理论

的应用范围,将其作用和意义普及开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容:根据在数学的学习中所接触和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对数学命题本身展开讨论,把命题的组成、构造,以及各种相关命题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使之形成一定的体系。

预期目标:能够通过多种命题的分析找出其中多层次的关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意识的关注到知识的关联,让我们的数学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阅读高中代数教材第一册,收集各种教材中出现的各种简单基本的定义、定理(包括推论、反例等);

2. 对搜集到的代表性命题进行证明,归纳总结出规律;

3. 阅读大学中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向量代数,点集拓扑,收集教材中出现的复杂(多条件对多结果)的定义,定理(包括推论、反例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

2.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三版

3. 邱森.高等代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3月,接受任务,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4月,收集资料,与老师对资料及初步形成的写作思路展开讨论。

3.2022年5月1日5月10日,写出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