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堆肥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题报告

 2022-01-21 21:50: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对其资源化处理是养分循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秸秆的堆肥处理不仅环保、安全,同时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它也是目前国内外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措施。

本课题旨在研究秸秆堆肥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原因,并探究堆肥期间不同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及变化机理,通过利用常规理化分析对ph、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等进行测定,利用常用的种子发芽势测定方法对堆肥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性进行了解;通过对不同的理化条件进行控制,观察相关条件对堆肥结果的影响,将这些可再生的物质有效地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和能源,对解决环境压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高温堆肥,改变秸秆的旧有处理方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其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以向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肥源,促进有机肥行业的发展、为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污染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世界的重大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秸秆堆肥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并探究堆肥期间不同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及变化机理,微生物群落在堆肥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最终阐明堆肥理化性质的变化机理。

通过利用常规理化分析对ph、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等进行测定,利用常用的种子发芽势测定方法对堆肥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性进行了解;通过对不同的理化条件进行控制,观察相关条件对堆肥结果的影响,将这些可再生的物质有效地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和能源;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观察并记录温室气体在堆肥的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探讨堆肥温室气体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一、资料收集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近年来国内外对秸秆堆肥的研究,以及现有的关于堆肥中温室气体变化的研究及结合理化性质变化探究其变化机理的相关技术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测定堆肥过程中堆肥基质的碳、氮、可溶性化合物、分析堆肥过程中的物料变化特征。

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在温室气体检测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以堆肥理化性质变化为着手点,将其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结合起来,探究其变化机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2018.3.10-2018.3.31 查阅课题相关文献,储备进行实验所需的各种知识,学习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2018.4.1-2018.5.15 进行相关实验并及时处理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2018.5.16-2018.5.31 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