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丧偶式育儿”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开题报告

 2023-10-13 08:51: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我们知道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母亲更多的是保护子女的角色,而父亲对于子女智力的发展和性格的培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女性单亲家庭中,子女们因为父爱缺失必然会在社会融入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研究曾经显示,在青少年犯罪因素中父爱缺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有一些心理专家们发现父爱缺失会导致子女们出现孤僻、粗暴、怯懦等心理问题[4]。事实上,这种缺失不仅可能发生在母子组成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庭,也存在于父亲双全的完整家庭中[12]

由于受到我国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是默认所谓“相夫教子”天然是女性的职责,而男性只需要负责维持家庭经济就足够了。在家庭中,尤其是父亲因为过于专注事业而忽略了父亲的角色,或者因为不懂得如何扮演父亲的角色而未尽到教养的责任[12]。这种事实上的“父亲缺失”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对子女心理健康和个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与单亲家庭一样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有一部分会表现出性格上的自卑、内向,回避与他人交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今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丧偶式育儿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育儿方式。然而,目前对于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丧偶式育儿”与否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四种类型的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3]。为了衡量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本研究采用了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和紧急性六个维度[9]

具体而言,我们研究的三个假设为:(1)“丧偶式育儿”与否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影响,且“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显著负面影响。(2)四种类型的“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彼此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典型的丧偶式育儿”与“非丧偶式育儿”两者之间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差异最显著。(3)“典型的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负影响最大,“非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负影响最小或无负影响。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究,我们希望为提高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对“非丧偶式育儿”、“典型的丧偶式育儿”、“形式上的丧偶式育儿”和“潜在的丧偶式育儿”四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丧偶式育儿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阿依努尔毛拉木(ainurmaolamu).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21.

[2] 陈宇.“丧偶式”育儿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转变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3):291-292.

[3] 陈钟奇,刘国雄,王鸢清.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共情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224(02):84-9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1-01 ~ 2024-01-01: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搜集相关研究资料。

(2)2024-01-02~ 2024-2-23:教师完成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3)2024-2-24 ~ 2024-03-03: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写出论文撰写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