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职业群体就业歧视感知与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30 21:48: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女主内、男主外的封建思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出现在职场当中。但由于生理及社会等各种原因,女性职场歧视现象一直存在。这阵子频频在微博热搜看到杨笠的名字,作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她通过段子的方式对部分男士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却引来了许多谩骂,这个行业本就男多女少,许多男性脱口秀演员也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部分女性,性别对调之后却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而我本人作为一名大四学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在求职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只招男性的岗位,却鲜少看到只招女性的工作岗位。以上种种,引起了我的思考。

研究目的和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关于女性职业群体就业歧视感知与行动策略研究,我打算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表现形式;即女性职业群体就业歧视感知。这一板块主要研究女性就业歧视表现在哪些方面,例如招聘、升迁等等。第二点是找出女性在职场遭受歧视的原因。第三个板块与第二点紧密相连,针对第二点,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最后一点是基于我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站在社工的角度,畅想一下自己遇到遭受职场歧视的案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预期目标:

关于女性职业群体就业歧视感知与行动策略的研究,我希望能够详细、全面的阐述出女性职场歧视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掌握其核心思想,而不是浮于表面。通过写这篇论文,让部分人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到有关女性职业群体就业歧视方面的知识,并提高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度,同时也提高自己有关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访谈调研

步 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邓楠,刘君红.《82年生的金智英》的批评话语分析[J].文学教育(下),2021(02):127-129.

[2]陈永贞.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2021(05):174-175.

[3]郭晓飞.性骚扰是性别歧视吗:一个法理的追问[J].妇女研究论丛,2021(01):55-69.

[4]李馨雨,李昂.大学生求职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与建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9,24(06):135-138.

[5]罗雅,糜皛.二孩生育女性面临的职场歧视问题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60-61.

[6]徐莉,刘佳艳.我国女性职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1):84-89.

[7]程诚,王奕轩,姚远.职场投入的性别不平等及其影响——兼论“出差”的收入效应[J].社会学评论,2019,7(01):50-64.

[8]杨菊华,孙超.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母职双重税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01):93-103.

[9]刘明辉.在女性就业领域的法制里程碑——回顾40年间的得与失[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30(06):39-44.

[10]陈雪莲.简历上一张照片,或将引发职场性别歧视[J].法人,2018(12):86-87.

[11]吕春娟.“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职场歧视问题探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5):21-26.

[12]孟水斌,黄洪淋,朱星锫,陈芳琦,裴桑桑.“全面二孩”政策下企业对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1):1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①2022.11.25——2022.12.18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21——2022.02.28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