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国信仰缺失问题开题报告

 2022-05-01 21:42: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关于当代中国信仰缺失问题研究综述信仰是人类最普遍的需要。

对于个体来说,信仰是其精神支柱,是人生价值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具有无限自我意识的有限自我对无限宇宙的把握。

共同的信仰则是民族、阶级或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纽带和凝聚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一 当代中国信仰缺失的现状及类型1 当代中国信仰缺失的现状2 当代中国信仰缺失的类型二 信仰缺失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1 因信仰缺失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2 影响三 信仰缺失的原因(经济的,制度的,价值观念等角度)1 经济方面2 制度方面3 价值观念方面四 信仰的重建预期目标:希望通过对当代中国信仰缺失问题的研究,能够找到一些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顺畅。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及步骤: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并进行分析说明,以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2.描述性研究法: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描述说明,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内容。

4. 参考文献

1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2智怀,王少农 萧野 ,中国人的信仰 团结出版社2010。

3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3月15日至3月29日,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2. 2022年3月30日至4月25日,完成论文初稿。

3. 2022年4月26日至5月20日,完成论文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