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2022-04-06 20:54: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中,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中亡故最早的。

作为被作者放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紧要”人物之一,小说中似乎描写她的篇幅不多。

在小说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第一次出场,而到第十三回时,她就因为生病匆匆落幕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分析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并将其与相关人物进行对比,探讨秦可卿死亡的真相,以及她的死亡揭示的悲剧性,因此文章主要讲述了四大块内容。

秦可卿研究的意义、方式以及文献综述秦可卿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对小说的作用秦可卿人物形象的对比秦可卿死亡之谜的真相,以及背后揭示的悲剧性二、预期目标1.精读有关《红楼梦》的相关著作,并进行深刻分析。

2.广泛收集关于秦可卿这一方面论文,并加以整理归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1、精读法:细读有关秦可卿的研究内容,分析总结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文献研究法: 在图书馆及相关网站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加以认真地研读、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结果; 3、比较研究法:将古人今人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归纳; 4、思考总结法:结合所收集的材料以及自己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概括,明确文章的大体框架。

二、研究步骤 1、前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论题; 2、通过去图书馆或阅览室,上网等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古今学者对于秦可卿研究的相关书籍,论文及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分类记录; 3、细读相关书籍资料。

4、根据整理的资料和搜集的资料明确写作思路,列提纲,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评石头记[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1年[2]林钟美.秦可卿研究二论[A].见: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329-338[3]齐梓璇.《红楼梦》的家族悲剧研究[D].青岛大学,2019:1-2[4]蔡娜. 秦可卿形象及其死亡的叙事功能[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0:11-18[5]谢德俊.论秦可卿与《红楼梦》的悲剧主题 [D].福建师范大学.2007:8-31[6]刘禄峰.秦可卿研究[D].郑州大学,2011:46-48 [7]吴硕.探寻秦可卿死亡之谜[J].语文学刊,2015(4):75-76[8]刘瑞娟.关于秦可卿之死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4):21-22[9]淮亚莉.秦可卿的悲剧与贾府[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22-27 [10]沈鸿运.谈秦可卿在小说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20(14):79[11]金俊俊.癸酉本石头记[M].北京:当代出版社,2017年[12]俞平伯.红楼梦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40-254[13]沈新林.试论《红楼梦》中的“兼美”形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6):130-13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1. 2022年10月—11月 见面(或网络)沟通,确定题目。

2. 2022年11月—12月选题,教师申报课题,学生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3. 2022年12月25日—2022年2月24日 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继续查阅资料,为撰写论文做准备4. 2022年2月24日—2022年3月10日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写作提纲、论文5. 2022年3月10日—2022年4日30日 完成论文初稿6. 2022年5月1日—2022年5月10日 教师批阅,督促学生修改7. 2022年5月10日—2022年5月21日 完成再稿、三稿、定稿。

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读论文8. 2022年5月21日—2022年6月2日 教师评阅论文(填报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准备答辩9. 2022年6月2日—2022年6月9日 各系组织论文答辩,填报答辩评分表及答辩考核评议书;汇总上报毕业论文成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