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评梅散文的悲剧性开题报告

 2022-05-22 20:27: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石评梅,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在世仅有短暂的二十六年。然而其创作丰富,对小说、散文、诗歌、游记均有涉猎。其中尤其以散文见长。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提到她本人,大部分人都会将注意力放到她和高君宇的爱情故事当中去。北京的陶然亭至今还有两人并肩而立的雕塑。邵庄在《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中无不详细的描述了二人因为才情而结识的故事以及他们凄婉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不已。高静、兰玲玲在《才华横溢 孤苦悲情——石评梅其人其文》中提到,石评梅是桃河畔走出的凄婉才女,而失恋的悲情展露了她哀艳的文采,而后来高君宇的离世,更是令她的心中始终有着解不开的悲情死亡情结。可见,石评梅本人由于早年离家独自求学的经历和后来恋情的波折,对她的人生和她的创作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进入现当代以来,石评梅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诗歌方面,卢瑞平在《试论石评梅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质》中阐述道,石评梅的诗歌以执着的翅膀穿越孤独,这种孤独意识与生命意识、死亡意识以及悲剧意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与她早年孤独的求学之路和后来个人的情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她以诗歌殉了生命,也用年轻的生命殉了自己的诗歌追求。在她的诗歌创作中,饱含着显著的象征主义和宗教色彩的美学特征。充分肯定了石评梅的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从白话诗发展到现代诗过程中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大部分的学者对石评梅作品的研究都集中在她的散文领域。文世瑜在《浅论石评梅散文的古典气质》中述写,石评梅散文中诗化的语言、修辞和个人独特经历的视觉,使其散文具有浓烈的古典气质——温婉清丽,庄重含蓄,飘逸空灵。邓利在《悲哀是一种美妙的快感——评石评梅、萧红、张爱玲的散文》中提到,阅读石评梅、萧红和张爱玲的散文,扑面而来的是那浓烈的甚至让人感到阵阵窒息的悲哀感,悲哀的原因各异,石评梅是情感的苦闷,她心中有不可言喻的寂寥;萧红是生的艰辛和民族苦难情怀的体验;张爱玲的悲伤则来源于对理想人性的失望和世纪末的哀叹。石评梅散文所体现的人生悲剧,虽然根植于自己天性,但却能够扩大到当时觉悟的知识女性普遍的状况,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女性脆弱却执着的群体心态。刘智民在《论石评梅的死亡意识》中叙写道,面对人必然要走向的死亡,石评梅是以平和从容的心态来面对的,在生命的阶梯中,死亡是不可或缺的一段,是一种对有限生命的超越,在她的意识中,否定某种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死亡,她意味着痛苦的终结。她的散文很明显的表现了这种死亡意识:“明知道人生的尽头便是死的故乡,我将来也是一座孤冢,衰草斜阳,有一天啊,我离开繁华人寰悄悄人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论述石评梅悲剧特质形成的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细读石评梅的散文和评论

2.比较分析法。比较石评梅散文与同时期作家散文的异同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吴伟静.石评梅文传—凌寒俏丽的梅花尘梦上海[m].文匯出版社,2013

2、柯兴.风流才女石评梅传[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3

3、张鹏振. 石评梅散文的诗性特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5.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序号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2022.11月——2022.12月

确定选题

2

2022.12月——2022.2月

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

2022.02.18——2022.03.11

完成开题报告

4

2022.03.12——2022.03.18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

2022.03.20——2022.04.24

完成论文初稿

6

2022.04.27——2022.05.20

完成论文修改稿

7

2022.05.18——2022.05.25

交定稿,指导老师审读论文

8

2022.05.27——2022.06.03

准备答辩

9

2022.06.04——2022.06.14

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