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生态意识开题报告

 2021-08-08 17:06: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边城》中的生态意识,引导人将现代社会与《边城》中的原始社会进行对比 ,进而从自然、人文、精神等方面体现回归荒野意识的生态美学意义,指导现代人对当下文艺商业化的现象进行反思,倡导建立自然、精神、社会全面的生态世界 。

另外,用生态美学的观点审视《边城》,我们会发现边城里的自然生态是和谐的,优美的;精神生态是隔膜的,令人叹息的。

社会生态是逐渐下滑的,令人哀伤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边城》这一作品有着很多的研究,按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自然之天与命运之天两个层面去探索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二是对这部作品主题的探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等研究;三是与其他含有生态意识的小说的对比研究,如与《受戒》、《林地居民》等作品的对比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和探求《边城》作品的独特之处与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次对沈从文小说中《边城》的生态意识的分析,一是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角度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其次是通过与类似的含有生态意识的小说进行对比研究,如与《受戒》以及《林地居民》中所含有的生态意识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剖析《边城》的独特之处;最后结合作家生活经历以及作品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究《边城》中生态意识背后的象征意义。

研究计划:2012年11月下旬-2013年1月10日选题,查资料,交开题报告2013年1月11日-2013年3月初 写论文,交初稿2013年3月15日-2013年5月20日反复修改论文,直至完成论文2013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研究着重于研究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围绕小说内容,侧重于从小说中的自然、精神、社会中去发现其中的生态意识观念,并联系小说中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其次,通过对比国内外其他含有生态意识的小说,探究《边城》中生态意识的独特之处。

最后,通过形象的分析从而来进一步探求《边城》中生态意识所蕴含的暗示和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