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毕淑敏《昆仑殇》中的军人形象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4: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毕淑敏是当代的著名作家,从小成长在军营和11年的戍边经历使她的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军旅情节,独特的从军从医经历使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写作特质,作品也就自然多了对军人的关注。

她创作《昆仑殇》的时候正是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一个转折期,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经历着一个从性格突出而单一到性格平衡而复杂的转变。

毕淑敏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大胆突破以前军事题材小说的种种束缚,尽情放开视野,写出他们去英雄化后的一血一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军人题材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人小说成功塑造了一批批丰满多样的军人形象,繁荣了中国当代文学史。

尤其是80年代以后,军人形象经历着一个从从扁到圆的转变过程,军人形象的多样化姿态也逐渐展现。

毕淑敏的昆仑系列小说是这一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其中塑造的众多军人形象也体现出了她对于文革年代的揭示和反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前言:军旅情结是毕淑敏小说的一大特色,而对于其中军人形象的解读也成为理解其小说的重要部分。

《昆仑殇》作为她的代表作,凸显了使命荣誉与生命尊严在特殊环境下的矛盾与搏击,其中军人形象更值得去深入研究。

《昆仑殇》中的军人形象有着其突出的特点和代表性,通过研究这些形象可以对军人这一社会成员的认识更为深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选题的特色在于对《昆仑殇》中的军人形象进行具体的把握和深刻的分析研究,探究军人形象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原因。

打破单纯从女性军人角度切入的研究,能够从整体角度观察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